沉静于大地的阴霾,蛰伏于寒冷的冬季,十九世纪的雾都在夏洛蒂的笔下呐喊。朴实无华的种子,黑暗的世界,造就美丽与坚强并进的心灵。于新年炮竹声里,拜年祝福词中,我在读《简·爱》。
“我喜欢今天这样的日子,喜欢铁灰色的天空,喜欢严寒中庄严肃穆的世界。”我喜欢雾都的简·爱,喜欢她的坚强与倔强,喜欢她于不平等的世界里对爱的平等,喜欢她对罗切斯特说的:“我们的灵魂是平等的,就仿佛我们两人穿过坟墓,站在上帝脚下,彼此平等――我们本来就如此。”无论是亿万富翁还是街头乞丐,在爱的面前都是平等的,这是如今物欲横流的世界里所缺少的,这是简·爱带给我们的。
十九世纪的英国,虽已是一个工业大国,但妇女仍是处于从属、依附地位而得不到重视,夏洛蒂笔下的简·爱是一个平凡而又伟大的女人。她是一个孤儿出生贫穷,承受了同龄人所没有的惨痛经历。却可以在得知叔父去世并给她留下一笔遗产时,毫不犹豫的与表哥平分财产。也可以在罗切斯特家财尽失,容貌尽毁时,毅然决然的回到他身边。她是一个追求平等,独立自主的女人,她打破了门当户对、金童玉女的旧观念旧习俗,诠释了新的爱情观和婚姻观。
狄更斯在《双城记》中说:“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这是一个最坏的时代;这是一个智慧的年代,这是一个愚蠢的年代;这是一个光明的季节,这是一个黑暗的季节;这是希望之春,这是失望之冬;人们面前应有尽有,人们面前一无所有;人们正踏上天堂之路,人们正走向地狱之门。”无论是十九世纪还是二十一世纪,道德与法律永远是社会的焦点问题。当简·爱知道罗切斯特已婚时,纵使她深爱着罗切斯特,但她在道德与法律的驱使下,还是离开了桑菲尔德。在当今时代,又有多少人在触碰道德底线和法律法规之后坠入地狱之门。希望或失望,应有尽有或一无所有,终究是取决于自己的选择。
作家辛克莱·刘易斯曾说:“《简·爱》的结局过于圆满了,甚至脱离了那个时代女性不具备地位的社会特点,它是‘败笔’。”而在我看来,小说之所以是小说,便是来自于生活,却又高于生活,在绝望中给予人们无限的希望。《简·爱》来自于十九世纪的英国,却又高于那个工业发展,地位不等的国度。作为一部具有浓厚浪漫主义色彩的现实主义小说,它不仅表现了那个时代的人们对人间自由幸福的渴望和对更高精神境界的追求,还诠释了这个时代的人们所缺失的爱情观与婚姻观。我爱简·爱,她是每个时代的女性模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