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前三节内容,有感触的地方还蛮多的。
他主要传递的思想是,想要做自己,就要从明白自己开始。
让自己尽可能变成一个明白的人,是非常过瘾,也非常值得的事。不管是透过抬杠、透过看书(看书常常就是邀请作者跟自己抬杠)、透过闭关思考、透过生活的小打小闹或大起大落都可以,只要能够变得明白,只要能够这一秒比上一秒明白、今天比昨天明白,就都是过瘾又值得的事。
如何明白?有下面三点。
我的二次转述,再加上我看着有感触的摘抄和想法。
1. 不要被标签遮蔽心灵,捆绑住身体。
嗯,即使是最琐碎的字条,只要粘在你身上,不必变太大,只要变成扑克牌那么大,就会妨碍你了。
动画电影《声之形》结尾,男主走在街头,贴满他从上到下的长条形纸条随风飞逝,接着看清了人们的面庞和他们的神态,而不是以往浮现的黑色问号脸。那一刻,也是他开始接纳自己,拥抱他人,释放心灵,收获清欢的时刻呀。
当我们觉得每件事都有个“应该”的样子,而这些事却都不对,都不合我们期望的时候,我们就唤来了许多“应战”的情绪:嫉妒、愤怒、自卑、猜忌……都来了。
这段话指出了许多情绪的来源。
我看着觉得很服气。感慨道:
很是这样!我也有过很多潜意识的“应该”,也让我一度不能接受所面对的境况,怎么是这样?这不是我该呆的地方,也不是值得我继续用心对待的人吧,好失望啊... 但,这只是我的认知和想法啊,得知道他人、环境是如何运转的。
你要做自己,就要让你自己比这些标签、字条都重要,让它们只是点缀在你身上,而不是拖垮你、遮蔽你,你珍视的少数几个标签,值得好好打造,随身珍藏,偶尔展示。
如果真心相信“钱是一切”,那就认真研究它有没有道理,研究之后觉得有道理,那就认真研究金钱跟自己要建立什么样的关系,是要靠它创业,还是要靠它求偶或繁殖?然后把这想法设为目标,一步一步去靠近。
于我而言,有信念的就是“音乐”了,要和它建立怎样地关系,也正在考虑。
这是你专注研究之后,想要做的“自己”,你经得起内心的自问自答,内心因而强大,你想要的生活,就会在眼前浮现。
扪心自问,同时去身体力行,走过来了,自己也会日益强大。
情商的唯一价值,也是它比智商重要的唯一原因,是探寻情商的过程,就是探寻自己的过程。所谓的“心”,虽然抽象,但真的存在,而且就是我们赖以度过一生的依据。
智商没办法处理“心”的事情,智慧才可以。而智慧的基础,是“明白”。
世界充满了与我们无关的事,但“心”的每件事,都与我们有关。
世界永远不会属于我们,但“心”永远属于我们。
我们有“心”,这是很大的礼物。越大的礼物,越要好好享用啊。
最后一句真感动。每个人都有这份大礼,都值得好好享用。
我们不喜欢承认我们有感觉。
我们吃面时会说“好烫”,吹了风会说“好冷”,但就这样了。
我们爱或恨某些人,往往一辈子不说;我们寂寞或痛苦时,习惯忍住说“我没事”。我们忽略自己、背对自己,却同时缘木求鱼地想要做自己。
这段文字可配上Taylor的《Speak Now》和这张专辑主题巡演的开场白。
2. 直面自己的感觉。
“再大的改变,如果不是让我们变幸福,我就没有感想。再小的改变,如果是让我们变幸福,那我当然就既有感,又会想了。”
怎么和我对听&推荐分享音乐的理念相似,再优秀的音乐,要是不能让我有所感触,就不能纳入我的列表。
我,就是我所有的感觉吧。
所有的感觉来来去去,永无休止,当这些感觉像各色丝线被束成了一簇,那一簇感觉,就是那一秒我们能够感知的“自己”。(情绪的“绪”字,就是丝线啊。)
他每次讲到兴起,我就赶紧跳起来说:“为您准备了红酒,还没开,我这就去打开,让酒可以醒一醒。”然后我就开溜去开酒,让酒醒一醒,也让我自己醒一醒。
这也是他有情商的一个体现呢,巧妙的“金蝉脱壳”。
如果我们认真想“做自己”,我们首先要真心地面对这件事,就是“我们的感觉”。
如果我们开始学着面对我们的感觉,进而能够恰当地拿捏我们的感觉,我们的内心一定会开始一步接一步地改变。
这样的改变,新闻无从报道,路人不会围观,但之前被记者拦住的那位大妈,应该会竖起大拇指说:这改变才叫了不起,因为改着改着,会就此变幸福啊。
让自己幸福的改变是了不起的。
我们的心灵,不是通道,
任由各种信息与感觉穿过
来又穿过去。
关上门,空间才会出现。
这是要安放重要记忆与感情的地方。
3. 好好和自己相处。
“你也不该把明星当回事。真正野生鲟鱼的鱼子酱很难得,但野生鲟鱼也没把自己当回事。”
我们常听人劝别人:“你要把心打开。”却从来没听过有人劝别人:“你要把心关上。”
这不合理,门要是随便打开,岂不是什么乱七八糟的东西都可以跑进来?
别忘了有时要选择把内心的门关上,这是一种能力,说穿了,就是跟自己相处的能力。
是呀,位好友也曾对我直言不讳“我觉得你太封闭了,你可以再敞开些。”,也让我觉得自己有些这方面的不足,认为自己有些问题,心里有失落和无力感。
不过经她这样提及,我也认可她的观点,想着自己可能是过于封闭和自己有关的信息了,当然到现在我也不确定这一事实现象是“我的问题”还是这本身不是一个问题,只是我的一个特点属性罢了。还是知道他人的样本太少,被好友一提就紧张和怀疑自己,更加没有什么自我好感了。
回到作者说的,几乎从没有听人劝自己把心门关上,有上面经历的我看见这一点是深表认同的。
作者的侧重点在,要留空间给自己,内心不要充斥多了自己之外的事物。
心门的开关要张弛有度。这又是一种平衡之道,我没有掌握好这个度,自己没有足够的能力、定力去面对外界言论的风浪,内心里平静的溪流就容易发生躁动,扰乱自己的心,思绪、情感、状态便都摇摇晃晃,无根无助。
〔好似又明白了些实习那阶段开始对医院环境的气愤、不满,对进一步读研意愿的流失,对接下来职业、工作的个人考虑,起因和听周围同学、老师的“言论”、自己对医院的“不好感受”(较片面)有很大关系,从而让本身刚萌芽的考研学习方向产生了动摇和改变。
如今,这个离开的过程有不足,那就是没有纯粹地去学习专业知识和运用专业技能。
我这将近两年的时间,对医生职业会面临的职业环境、责任、道德等层面和我个人意愿、思想上会发生冲突而有一个偏否定的评判:我对中医没什么感情,也没有信念,没有想要当医生,我就不能安于此地、在这个领域较深地耕耘。我不适合这里。
加之实际的实习经历让我觉得我难以在这个现有环境里从容自然地走下去。
我不自在,觉得压抑,而一些规章制度显得那么冷冰冰,不近人情,医生这个职业好像被要求得那样“理所应当”,我大概不能做到被视为“平常”的达标、合格,我也不想被议论、被比较。
我不如出来吧,这样自己或许还有自由发挥的空间。
就这样,开始考虑自己可能能往哪方面发展,当做工作、职业。
现在面临找工作时,方向的选择和对未来的未知、担忧,仍令我犹疑。
看见自己这个缓慢的行进会对身边亲戚带来不便,也会觉得抱歉,但自己却又不是那么踌躇满志和积极进取般寻找职位。
可能是我的节律需要这种缓和,有一个活动消耗,就要有一些相应地休息补充。〕
独处的能力,是使我们与别人不一样的关键能力。
跟自己相处,并不孤单。反而是跟无聊的人勉强鬼混,才容易感觉孤单。独处不是要我们面壁打坐,我们可以挑选自己感到好奇的书或电影,当成我们跟自己相处的催化剂,类似“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里面的“明月”吧。
又提到了“月亮”这个意向啊,觉亲切,从诗人的年代到现在,这么些年过去了,大自然的这个朴素事物永远都在我们左右啊,从这个角度来看,我们也不孤独呢。
作者提到独处时可以选择和一位自己倾佩地人物聊天,以轻松地聊八卦的心态来聊,而不是以仰慕他的成功,想要知道些有助于自己走出困境、迈向成功的有些郑重和严肃的心态。
(呀,今晚还想好好和亭亭聊聊呢,我刚刚的表达是有些正式了,我也要松弛柔软地去对话哈。)
当我们开着门,就任由各种杂乱的事,来占用我们的注意力,耗费我们的情绪反应。
人最有兴趣,又最没把握的,就是自己。
我们对自己有最多的要求,也同时有最多的猜疑。
而独处,是我们好好跟自己相处的唯一机会,借由所看、所读、所想、所问,一步一步地明白自己。
现在就来想想,你要“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的话,你想邀的,是来自哪个人生角落的哪个人物呢?最好选一个人物,是你觉得跟你某方面有点像,或是这人竟然做了某些你很想做但还没做的事。你想到了谁吗?某位侠客?某个运动员?某个很宅的巫师?还是某个八面玲珑的妈妈桑?
把这个人物邀来,在你与你自己相处时,可以聊这个人物哪些地方跟你很像,或是这人做了什么事,是你想做还没做的,为什么对方做了,你却还没做呢?就当作聊八卦吧,聊你自己跟那个人的八卦。当成功课就容易疲倦,用聊八卦的心情,反而比较起劲。
对了,除了对照那个人物,来探索你自己之外,你应该还会注意到,为什么故事里的人物,比我们这些现实世界的人,效率高那么多,言出即行、说做就做?原因很简单:第一,他们比我们专注,他们背后的编剧,不会让他们没事就看手机、费神评断天下大小所有事。
第二,他们存在的时间,比我们短很多,一部电影大概九十分钟,就算《哈利•波特》连拍八部,也就存在不超过二十个小时,所以他们必须高效率地说做就做,然而,比起他们来,我们存在的时间,难道就是无限的吗?
专注,有时间概念(高效),这两点的确是优秀的品质。
还是要跟随书籍等延伸出来的经验智慧培养习惯,打造出自己的真实&理想模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