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我的微党课材料:(二)基础工作是重中之重

我的微党课材料:(二)基础工作是重中之重

作者: 鸿飞冥冥弋人何篡 | 来源:发表于2020-10-18 21:52 被阅读0次

今天的党课核心要点就一条:基础工作是重中之重。无论谁都不能忽视基础工作的重要性,某一方面的成绩再突出、再耀眼,只要基础工作不扎实,都是经不起检验的。

首先,在各项工作中,基础数据是最重要的。

调研是什么意思,顾名思义,调查和研究,调查就是一个完善充实基础数据的过程,没有调查,研究什么?

闭门造车、人云亦云、照本宣科、草草结案?这叫做空中楼阁!

万丈高楼平地起,每一块砖、每一根钢筋、每一抹水泥都马虎不得,不然谁也不敢保证什么时候那楼要塌呀!

凡事就怕认真二字,共产党人最讲认真!必须实事求是地掌握实情,才能做出科学准确的判断,才能走上比较积极稳妥的道路。

同时,我们也不要觉得调研就是上级的任务,某种意义上说,本级搞好自己的调查研究至关重要——自己对自己要有一个清醒的认识——认识不足,解决问题不到位,这时才需要上级出马攻克难关。

党建工作、管理工作、业务工作、后勤工作……样样工作都需要基础数据的支撑。

在党建工作中:

对党员信息掌握不全不精不准,拿什么作为工作依据?

党员实力有什么变化?计划发展几名党员能不能混淆?入党时间能不能搞错?党费交否能不能瞎算?家庭情况到底困不困难?困难到什么程度?具体需要哪一方面的帮扶?党员的思想有什么变化?个人又有哪些方面的诉求?

对支部实际情况不了解不掌握,怎么落实好组织生活制度?

支部的党员在年龄、党龄、学历、经历、工作年限、职级、籍贯、出生地、父母实际所在地、婚否、出差外派情况、奖惩情况等等方面的结构是怎么样的?支部业务工作的强点在哪?弱项又有哪些?大家希望上什么样的党课?怎么去设计能够更好地调动大家学习的积极性?哪些党员因什么原因没有参加某次的党员大会?党员大会对支委会制定的年度工作计划是怎么评价的?组织生活会上到底有没有把问题谈透?整改方案可不可行?全体党员的落实力有没有打折扣?执行力有没有下降?民主评议党员在自评之后如果和支部评价出入过大该怎么办?评议结果又应该怎么运用?一般的谈心谈话能不能解决好长期外派党员的管理问题?如果不能,又该如何?

在管理工作中:

各种请假和考勤登记能不能对应上?结婚当年如何享受假期?能不能既享受单身的探亲假又享受成家的探亲假?办理证件的过程中多少人是过期?多少人是遗失?多少人是新办的?每年需要解决子女入学入园问题的分别有多少人?外派出差人员的工作期限分别是多少?有没有按期归建?培训、练兵工作如何开展?是用次数评价还是用效果评价?推荐任职用不用考虑受教育、记考勤、加班与否等日常表现?

干工作不是为了迎接检查,但是干工作一定要经得住问!

经不住上述的问题,不能说是一时疏忽或者顾此失彼——搪塞的了一时,敷衍不了一世——说到底,就是基础工作不扎实!

其次,干好基础工作的重要方式就是按党规警纪抓落实。

我们是一个人情社会,人情世故是一门大学问。有一段时间大家都觉得关系是最重要的,不管什么领域、什么方面,只要能找到关系,什么都会迎刃而解。

可是,上几年班以后我们都发现了:在自己的工作中,大活儿、硬活儿绕不过去——不经历过、不去硬干,不会成为有经验的专业人员,光靠关系,没点本事,可能还有人看不起;对外而言,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利益诉求,一旦触及他人的利益,什么人情、什么关系都不管用。

放大去说更是如此,国与国之间更是利益至上,你乱不乱与我有没有关系并不要紧,要紧的是对我有没有利!

因此,不能笼统地说是某些超级大国想把我们搞乱,乱的内因就是因为不团结,就是因为钢铁的制度之下被人情疏通出来的漏洞和缺口所造成的涣散和虚弱。

这里,制度的重要性凸显了出来:

生活中可以把人情当基础,“血浓于水”“远亲不如近邻”“多个朋友多条路”这都没问题。但是工作中必须把制度遵循作为基础,无论如何不能让人情在制度上打开缺口。短期看,你违规开的绿灯换来了叫好和认可,长期看,这样干下去,不一视同仁,大家不会打心底里支持和服气,根本不可能干得长久。

立功、处分、休假、提拔的标准要一条一条地对应上,条件必须一条一条地配套上,这样谁也不能说一个不字。

组织生活更是如此。某几个人形成了过组织生活的习惯是不行的,一部分人相信,一部分人不相信,这事儿办不成。必须把组织生活变成集体习惯!

大家都认为符合党员标准了,那就可以考虑发展了,标准在那儿,一直在那儿,不是请客吃顿饭这事儿就定了。

集体有矛盾了,私下沟通效果不明显,这时候你组织生活会、民主生活会该发挥作用了——除了在这两个会上你可以面对面地指出对方的错误,不留情面、不留余地地说出所有的意见,其他任何时候不是演变成“气不打一处来”,就是转化为“闲谈论人非”,都是不对的。该说的时候不揭盖子,和和气气地过去了,等到矛盾积压久了爆发了,再往上推甩锅?

为什么按党规警纪抓落实就能够打牢工作的基础?这样干,所有的工作都是有案可查的,这样干,所有事情的来龙去脉都是可以搞清楚的,这样干,还会怕突然冒出来的问题吗?

干基础工作不是为了留痕,但所有工作必须经得起查,这个查不是上级定期派人来检查记录的痕迹,而是一旦要用到前期数据或材料的时候,查起来既方便又真实准确。

再次,基础工作贵在长期坚持,不在追求短期效益。

只有通过长期坚持,发现问题不断地解决问题,才能积累经验,才能在面临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的时候不惊慌不畏惧不退缩。

这里谈一下创新的问题,创新不是无根的、突然爆发出来的新思路新方案新路径,而是深思熟虑一步一个脚印厚积薄发的结果。

所谓创新不是突然拿出来一个花活儿、亮点去报告给上级看的,而是通过扎扎实实的基础工作找出隐性的、潜藏的问题,用更佳的方案去解决它。

从这个角度上,我对创新有三层理解:第一,能发现别人发现不了的问题;第二,发现了别人也发现的问题,但比别人思考地更深入;第三,发现了别人也发现了但解决不了的问题,我们能解决好。

我觉得遇到新情况,努力去解决,而且解决得很好,这才叫创新。

创新一定是从基础工作中干出来的,所谓亮点、花活儿不是突发奇想,而是在基础工作中水到渠成的。

亮点、花活儿确实需要总结,需要文字材料的打磨和推敲,但绝不是主要用文字去总结出来的——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一定是在日复一日的打基础中度过的,不干基础工作,却靠漂亮的文字撑门面,这才叫舍本逐末。

舍本逐末一定会伴随着“拆东墙补西墙”“捡芝麻丢西瓜”这样的情况。

干一分,写十分,谁还不知道这不是吹牛皮吗?

基础工作不扎实,一切都是闲的。

我总是说鸡汤不可喝,因为成功既没有捷径也不可能总依赖于别人的标准。踏踏实实干基础工作远远好过好高骛远和做白日梦。

同样,成就感这种东西也不是靠众人吹捧、万众景仰来的,更不是靠享受到常人不及的轻松愉悦获得的,那不过是虚荣心被满足的“虚成就感”。真正的成就感是看到自己干了大量的工作,自己拥有丰富积累的踏实感,看到别人因此获得便利、顺利甚至红利的幸福感。

(感谢热爱阅读的你,感谢善良的你)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我的微党课材料:(二)基础工作是重中之重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dhhm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