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华为人才观
我们对教育目的会渗透在我们与学生的交往之中
一个人18岁怎么样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今后会怎么样。
12岁以前,母亲很重要,培养学习能力。安全感。艺术教育。浪漫期
12-16岁,父亲很重要,方向感。写作能力,语法的运用。精确期
16-30岁,综合期,智力的爆发期。最有价值的发展是自我发展。
不要教太多的科目,如果要教就要透彻,小而透。重要的不是广闻博见,重要的是智慧。
今天的知识,不是量的积累,而是知识后面的逻辑模型。
主题式教学,项目式学习,少而精,精细透彻。
理解一切,宽容一切。放在整个上下文 ,不是简单的逻辑关系,而是一种智慧表现,跟 我们的存在息息相关,关联着我们的情感,宽容的前提,是理解。
一切历史都是现代史
知识要么是有用,要么是有趣的,跟当下我们的精神活动联系在一起的,
学知识的前提是理解,怀特海反对读经,反对死记硬背。
要使知识充满活力,而不能僵化,这是教育的核心问题。知识应该跟生命、生活相联系,在实践过程中很难。
今天读诗经,是因为他依然能陶冶我的情操。
知识的产生是源于人类的真实需要,
对孩子的检测不能外在于学习过程,模块学习以终为始,教学的结束,并不是意味着你把知识讲完,而是通过你的测评,否则你的教学并没有完成。(考试逻辑,考试与教学的逻辑)
外部测评:标准测评,
孩子觉得学习无用无趣无意义,不是因为教材太难。孩子真想学到东西,所学东西必须有难度有挑战,问题在于用没有难度没有挑战没有价值的东西,嵌给孩子,再用奇形怪样的方式考孩子。
足够的难度带给孩子足够的挑战。
减量降低难度,照样问题很大,足够难度更易激发孩子的思维。问题在于老师难以驾驭教材。
平坦舒适的学习路途只发把孩子引向平庸。
统一的校外的考试当作学习的参照系,没有参照系,教学也会出现问题。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