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一点想法—2019-01-12

一点想法—2019-01-12

作者: 龚振江 | 来源:发表于2019-01-12 02:20 被阅读154次

去年至今,我的岗位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之前,我是负责把项目做完,属于承做;现在,我是负责拿到项目,属于承揽。一字之差,工作性质差别万里。

我的工作属于投行。在很多人眼里,投行属于比较神秘的工种,比如帮助公司上市,并购重组之类的。神秘的是它的技术含量,但是本质上,投行和一般的生产制造企业的工作流程没什么两样:首先,需要拉到订单,这就是承揽;然后,需要订单生产出来,这就是承做;再就是销售,产品做出来了也需要卖给投资人,也就是承销。生产的质量需要把关,企业叫质检,投行叫质控、内核。有一点区别的是,企业的质检自己把关就行了,投行的产品做出来后,还需要报送证监会或交易所等审批,更加严厉一点。

好了,我们把这个工作流程掰开揉碎了看,哪个环节,回报最高?回想自己的企业,哪个部门是工资最高的?

大部分人,应该回答的是销售部门吧。

没错。投行特殊一点,投行本质上是一个中介机构,他的销售部门分为两块:一是拿到单子,也就是把融资方案卖给融资方;一是项目生产出来后,把证券卖给投资人。

去年之前,我的工作主要是在生产,去年6月份转为承揽后,压力很大啊。当初在生产部门,每天也是心力交瘁,跟融资人打架,跟内部打架,跟监管打架,跟投资人打架。天天加班到深夜,于是想方设法调到承揽部门,拉订单。

什么感受呢?

更累。和以前不一样,以前更多的是体力上的累,现在更多的心累,压力大。

回到刚才的问题,为什么销售部门收入会更高?

我们回到整个生产流程。哪个环节收益更高呢?

这个答案是不一定的。主要是看产品。如果这个产品,技术含量非常高,天下只有你能生产,也就是说,纯粹的卖方市场,那么,产品研发重要性就会凸显;如果产品技术含量一般,谁都能做,可替代性极强,是营销驱动型的,那谁拿到订单,谁就是老大。

可惜,投行产品,虽然技术含量很高,但PK的券商水平都不差,活生生的把这个变成了营销驱动型的。

吃牌照饭,就这个么产品,哪家都能做。那自然承做价值就很低了。

承做辛苦吗?我体会过,非常辛苦。但那又怎样呢。

这个世界的规则,收益和辛苦程度不是成正比的。

收益只和风险相关。

承揽的风险在哪:拉不到订单,一分钱没有。承揽收益只和自己是否能获取优质项目订单相关,一单奖金超百万,和无奖金,都是存在的。

承做呢?只负责把项目做出来,至于项目来源,无所谓:张三拉来的可以,李四也可以。虽然也辛苦,但是好歹旱涝保收。

那么这两个工作,是什么关系?

这就是前几天写的文章,《将军和士兵》中说的,不是士兵技能做到极致,就能当将军的。

同理,承做水平很高,也是不能转承做的。你必须在承做中做到领先,一般技术问题难不倒你,同时,待人接物也还可以,项目管理能力也不差,才有可能转型。

做了半年了,压力很大。毕竟完全不同的工作打法,市场环境又不好,很难做。

也许是方法没找对;也许是时机还没到;也许是技术要加强。

那怎么办: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

继续干吧。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一点想法—2019-01-12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dkqd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