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清风文园
反正我就坚信:肯下笨功夫就能赢得未来和财富

反正我就坚信:肯下笨功夫就能赢得未来和财富

作者: 英雄是被逼出来的 | 来源:发表于2020-03-25 06:41 被阅读0次

毛主席是中国的开国领袖,蒋介石被毛主席打败后逃到台湾当了大总统,但是他们两个人都敬佩曾国藩。

毛主席曾说过:“愚于近人,独服曾文正。”

蒋介石也说过:“平生只服曾文正公”。

曾国藩没有什么特殊的才华,只是靠着自己顽强的努力取得了清朝汉人最高的荣耀,并被称为晚清第一名臣,中国近代史上最后一位大儒。

毛主席和蒋介石都是平民出身,曾国藩的成功当然是他们俩敬佩的楷模。

然而就是这样一位名垂青史的人物,却也是历史上出了名的“笨人”。

01

曾国藩小的时候天赋并不高,其实可以说比较笨,他学习起来非常吃力。

一天晚上,他在家里读书,有一篇文章他重复读了很多遍,可就是背不下来。他就一遍一追地读,一遍一遍地背。

夜已经很深了,他仍然没有背下来。这可急坏了一个人。

原来,他家来了一个贼人,就潜伏在他书房的屋榆下,想等他读完书睡觉之后再进屋偷点什么。

可是贼人等啊等,就是不见曾国藩睡觉。

贼人实在等不下去了,就十分生气地跳进屋子,对曾国藩说:“就你这么笨还读什么书?我听几遍就会背了!”

于是贼人将那篇文章从头到尾地背诵了一遍,然后扬长而去。

扬长而去的小偷可比曾国藩聪明多了,但是笨蛋的曾国藩却是笑到了最后,不聪明的他却是名传千古,成了毛主席和蒋介石都敬佩的人。

曾国藩的笨在清朝是出了名的。

左宗棠就一向瞧不起曾国藩,常讥他“才短”、“于兵机每苦钝滞”。

就连他的学生李鸿章也当面说过他太“儒缓”。

曾国藩的笨可能来自于遗传。

曾国藩的父亲曾麟书就笨得出名,一生考了十七次秀才,一直到四十三岁,才勉强过关。

曾国藩六岁开始读书,十四岁开始应童子试,二十三岁时,经过八次考试以倒数第二名的名次考中秀才。

二十四岁考中举人,接下来经过三次会试,在二十八岁那年考中进士点翰林。

道光十二年,湖南学政正在批阅秀才考试试卷,一看到一篇文章,急得起来大骂:

“什么鬼文章,文理浅薄,竟然也敢来考试!”

左右的人急忙劝住,说此人成绩还好,不如给个佾生他当当。(佾yi生算是半个秀才,下次考试可免县试、府试)。

学政还没下气:“佾生就佾生,但我一定要把他晾出来,悬牌批评!”

于是,这次考试除了放榜,还有一道别具一格的批评牌,而牌上的主角,就是曾国藩。曾国藩一看,脸都红了。

这件事,后来被曾国藩引为生平五大耻辱之一。

笨鸟不怕,就怕笨鸟不先飞。

但有很多的人根本就不想飞,对于未来,只是下了个蛋,然后把飞的梦想 寄托在那个蛋上。

这个世界很有意思,“笨”到极致就是“聪明”,“拙”到极点就成了“巧”。

林肯有句话说得好:我走的慢,但我绝不退后。

02

其实我们能看到的成功,都只是一种结果和表象。

每一种成功的背后,必定都有一种“笨功夫”在支持。

所有的质变都是量变的累计,但有些人往往只看到质变的成功。

有个人饿坏了,买了好多馒头。

一连吃了6个,当吃到第7个的时候,才感觉饱了。

这时他有点懊恼,“早知道直接吃第七个就好了,就不用花那么多钱”。

你可能觉得故事中的这个人很傻,但现实当中,这类人其实 太多了。

现在,追求速成的人比比皆是,“一个月搞定英语”、“两个月学会写作,实现月入过万”、“两周学会做短视频,带货十万”,这样的字眼总能吸引一大波人。

如果写作真能在这么短时间内掌握,那些苦练写作几十载的人就不用混了。

只听说熬出来的伟大,没听说急出来的伟大。

愚蠢的人在找捷径,聪明的人都在下笨功夫。

任何一件事情,都需要点点滴滴的积累,你只看到了别人光鲜亮丽的一面,却没看到他此前的长时间积累。

03

经过几十年的写作,严歌苓取得了令人羡慕的成功。

冯小刚导演的《芳华》,张艺谋的《金陵十三钗》、《归来》,陈凯歌的《梅兰芳》,孙俪主演的《小姨多鹤》,赵薇、刘烨主演的《一个女人的史诗》,蒋雯丽主演的《幸福来敲门》等等,全部都来自于61岁的严歌苓。

她已经创作出版了近60部作品,几乎拿下了所有华语文学类的大奖。​

功成名就的严歌苓本来应该安度晚年,但61岁的她,依然坚持每天写作六七个小时,而这个习惯已经坚持了几十年。

有人曾问这位才女:最欣赏一个人拥有什么样的品质?​

她的回答是,聪明,但是肯下笨功夫。​

这个世界聪明人太多,但肯下笨功夫的人太少,所以成功者只是少数人。

没有哪个人能靠“耍小聪明”成功一辈子。

“小聪明”可以成功一时,想要始终保持成功到底,必须要下“笨功夫”。

历史上,凡是玩聪明的人,都像花开一样,一时非常的荣耀灿烂,但很快就会凋萎了,变成灰尘,进入土里。

04

如果你一定要追求成功的诀窍,那就是复利效应。

所谓复利效应,就是选对了方向,用时间做杠杆;找到微弱优势,不断的循环和叠加。

爱因斯坦曾表示,复利是世界的第八大奇迹,复利效应才创造奇迹的真正路径。

请记住:只要你在正确的方向上做正确的事,时间就一定会为你带来奇迹。

来看一下复利的奇迹和力量:

假如你有100万,按每年能赚取20%的复利,10年后是619万,20年后是3833万,30年后是2.37亿,40年后是14.69亿,50年后是91亿,60年后是563亿,70年后是3488亿,80年后是21602亿……

把复利效应玩的最明白的就是股神巴菲特。

他的股票年华收益仅仅是5.3%,简直就像银行理财的收益,余额宝的收益还有7%呢,也就是说,这是每个人不费吹灰之力就可以做到的事,但是世界上为什么只有一个巴菲特呢?

让世界首富贝佐斯代我们问一下巴菲特。

贝佐斯问巴菲特,你的成功如此简单,为什么别人不复制你的成功?

巴菲特说,因为大多数人不愿意慢慢变富。

你要知道,巴菲特一生中99%的财富,都是他50岁之后获得的。

所以,贝佐斯说:当你树立一个三年目标的时候,会有很多竞争对手;但当你树立一个7年目标的时候,基本上已经没有人跟你竞争了。

05

钱不过是肯下笨功夫的副产品。只要坚持终身学习,就能找到赚钱的技能和技巧。

想要变富有吗?那就像有钱人一样,不断下笨功夫去学习,你能做到的!

当然了,我们不可能像巴菲特那样坚持50年,但也不能像钟点工按小时结算报酬。

那怕我们坚持3年或者5年,投入全部的时间和精力,也就意味着有了现在很热门的“睡后收入”的能力。

坚持的过程中,得不到反馈是一件令人焦虑痛苦的事情,但在成长中,慢反馈、甚至没有反馈,都是常见的结果。

如果不能接受“慢反馈”和“延迟满足”的思维,就很难获得长期的、可持续的发展。

在人人都忙着寻找成功的捷径的时代,人人都想快快成名、快快暴富,却很少有人选择把眼光放长远一点。

但个世界就是这么奇怪:想走捷径的,最后都走了弯路,想搞投机的,最后都掉进了陷阱。

麦克阿瑟天才奖获得者,心理学家安吉拉说:

世界上聪明的人很多,你能想到的别人也能想到,最终你能在聪明人中间赢,是因为你比别人更加坚毅。只有坚毅的长期主义者,才能成为时间的朋友。

结语

不要让野心大于你的行动。

只有肯下笨功夫,才能配上你的野心和梦想!

对聪明者来说,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只有肯下笨功夫,就能赢得财富和未来;

对愚蠢者来说,这却是一个最坏的时代,任何投机和取巧的行为都走不通。

这个时代正在悄悄奖励那些肯下笨功夫的人,也正在悄悄惩罚那些寻找捷径的人。

相关文章

  • 反正我就坚信:肯下笨功夫就能赢得未来和财富

    毛主席是中国的开国领袖,蒋介石被毛主席打败后逃到台湾当了大总统,但是他们两个人都敬佩曾国藩。 毛主席曾说过:“愚于...

  • 肯下笨功夫

    今天早上5:20起床,看了一个小时的书。感觉很充实,现在习惯早上闹钟一响就爬起来,哪怕看两页(大姨妈来后总是嗜...

  • 肯下笨功夫

    源于岁月拾遗优文推荐[https://www.jianshu.com/c/96a48f24ec1f] 文‖上官林溪...

  • 能人肯下笨功夫

    下午参加荆楚教育名家带班方略研讨活动。 小组讨论的时候,大家集思广益,不断迸发出新的灵感。文章结构在反复地调整,有...

  • 肯下“笨功夫”的人,大都赢得很漂亮

    01 作家刘震云曾给我们讲过这样一个故事。 刘震云的祖母,年轻时身体并不是很强壮,但她却凭借“头把镰”的本事,而成...

  • 随想《时间的回报》

    这个世界上聪明人很多,肯下笨功夫的人很少。 突破自己的舒适区。 选准了一个方向,就持之以恒的下笨功夫,时间终将会给...

  • 《向上生长》第二章读书笔记

    第二章财富的本质 ——如何向上跨越阶层 1、先认识你自己。我们都是普通的没有特殊天赋的人,只能靠“肯下笨功夫”。“...

  • 肯下“笨”功夫,才是真聪明

    生活中有些“聪明”的人,懂取巧,善钻营,看似走得比别人快,却往往走不远。而那些看似很“笨”的人,不急功近利,一步一...

  • 聪明人肯下笨功夫

    今天,在非常青春期研习会的学员群里,我被一位学霸妈妈惊到了。 这个妈妈从来没有上过罗秋兰老师的地面课,...

  • 2020-11-26

    聪明人很多,但是肯下笨功夫的人很少,所以成功者为数很少。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反正我就坚信:肯下笨功夫就能赢得未来和财富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dlaf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