邪典书单

作者: 谌葭 | 来源:发表于2019-03-13 23:01 被阅读27次

    我不算是一个耐得下性子看厚重的严肃文学的人。所以有时候读一些正儿八经的书读得厌烦,总是要读一些“爽文”。网络小说自然是看了很多,但是对我来说还有一类特别喜欢的“爽文”--中国先锋派作家的魔幻现实主义小说。可能很多人都无法理解里面的爽点吧--意识流的写法,破碎的文字,虚无主义的不作为三观和主题。看这类小说的感觉,大概就和邪典电影爱好者看cult片差不多吧【我自己其实也是一个cult片爱好者】。一开始抱着一种猎奇的心态去看,看到血腥黑暗的情节时会感受到一种病态的畅快。当整本书看完之后常常会沉浸在书中建构的阴郁暗黑的世界观中,继而有种分不清现实和幻象的虚无感。人生常常需要一场不省人事的大醉,看魔幻现实主义小说对我来说便算是一场书里面的大醉。

    我这里自创的中国魔幻现实主义文学的定义比正统的定义拓宽了一些。原有的魔幻现实主义的定义是在写实描写中穿插不符合现实物理定律的幻象描写,选材上有浓烈的地方色彩,写作手法偏意识流和荒诞主义,主题上带有虚无主义的悲观色彩。而我在选书时也没有太想着这个学术的定义,只是照着自己喜好按照以下的特点来选:情节暴力血腥黑暗,结局通常是所有人物都死掉。所以我觉得标题的“邪典”二字更适合用来总结我选的书的特质吧。

    活着就要记住,人生最痛苦最绝望的那一刻是最难熬的一刻,但不是生命结束的最后一刻;熬过去挣过去就会开始体验呼唤未来的生活,有一种对生活的无限热情和渴望。

    --陈忠实《白鹿原》

    中国魔幻现实主义的鼻祖应该是莫言。但是《蛙》和《丰乳肥臀》的剧情我已经忘得一干二净了,只记得我不是很喜欢莫言的三观,于是我在这里选了我最喜欢的陈忠实的《白鹿原》来作为中国魔幻现实主义早期的代表之作。不得不说在那个百废俱兴的时代,辽阔的乡村地带才是文艺诞生的最佳沃土。那些源于旧时代的传统历经红色浪潮的洗礼仍然顽固地存活在这片土地上,而现代文明的光芒刚刚照进,那些人性最真实的善恶美丑就这样毫无防备地曝光在作者们的眼里。陈忠实在写《白鹿原》的时候根本没有想到他的作品会被后人定义为“魔幻现实”吧,那些神神鬼鬼的荒诞事根本就是这片土地真实发生着的事情。不过《白鹿原》里面的诸多特点非常符合魔幻现实主义的定义:贯穿全文的“白鹿”给故事披上一层神鬼色彩,整个史诗般的故事始终包含着悲剧和丑恶的内核,在故事的结局每个人物都以不同的凄凉的方式死去。我最喜欢《白鹿原》的一点是,陈忠实的文风有种真实源于乡村的朴实【莫言的文笔总给我一种从上往下的隔阂感】,把一个本该充满悲剧色彩的乡村故事写出了宏大的史诗感和真实感。而这种叙事文字的真实感和史诗感是后来的先锋派作家都没有写出来的。这大概也是《白鹿原》曾经有段时间被禁的原因吧,在这片土地上凡是和“现实”挂上钩的文学作品总是很容易挑动人们敏感的神经,以至于后来的作家情愿用更加复杂的叙事结构和不真实的描写来加密自己真实想表达的情感。那一代魔幻现实主义先锋作品的真实感已然成为绝唱。而在情感色彩上《白鹿原》也不仅仅是压抑的悲剧感,在一段段苦难的描写中仍然可以看见一些微弱的人性的光芒和挣扎。其实这些间中的挣扎并没有传递出多少积极的情感,反而更加深化整个作品的悲剧色彩。《白鹿原》其实在早期还是一本充满争议的作品。因为性描写过于直白,《白鹿原》为了选送茅盾文学奖还因此删减了一些敏感的文字。这绝对是文学上一大遗憾,直白和不讳言才是魔幻现实主义“现实”的内核所在。当真实被曝光,就变成了大家避讳的难堪,这件事本来也是够魔幻现实主义的。

    半夜做了一个梦,梦见自己睡觉,上边盖着一堆鸡毛,下边铺着许多人掉下来的皮屑,柔软舒服,度年如日。

    --刘震云《一地鸡毛》

    中国有个很特殊的现象,在同一条时间线上,所有的事物都沿着乡村和城市两条轨迹发展。莫言贾平凹是乡村魔幻现实主义“寻根文学”的代表,阎连科是由城市回归乡土的这样一个中间派的代表,刘震云算是城市现实主义文学的一个著名作家。【注:刘震云的作品应该都算是写实主义吧,并没有太多魔幻的东西,都是真实发生的事情。不过作为一个爱国爱党的好青年怎么能承认这些荒谬的事情是中国城市真实发生过呢笑】。《一地鸡毛》这本书算是现代版的《官场现形记》,写的正是单位这个特别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色彩的东西。如果别的魔幻现实主义以血腥黑暗取胜,刘震云的小说就是以荒诞搞笑的小情绪取胜。打个比方,血腥的一个很高境界是杀人不见血,那么《一地鸡毛》这本书的魔幻之处就是展示鸡毛般的琐碎小事如何杀死所有的英雄主义和希望。不过个人倒是没有因为读这本书有太多的负面情绪的感触,可能在现实看见的真实事例比小说里的还要荒诞夸张吧。说句书本外的题外话,大家如果听过刘震云这个人的话可能就听过他和冯小刚、崔永元因为《手机》产生的恩怨情仇吧【我对作者本身的八卦记得比作品还要清楚】。社会对刘震云人品的评价普遍不高,不过我在想,所有作品都是现实的延伸,如果刘震云没有这种八面玲珑的性格,他又怎么能把官场这种八面玲珑的生态写活呢【笑】。

    他伸手去卡堂弟的喉管,堂弟的双手便在他手背上乱抓起来。当他松开时,那如愿以偿的哭声又响了起来。他就这样不断去卡堂弟的喉管又不断松开,他一次次地享受着那爆破似的哭声。后来当他再松开手时,堂弟已经没有那种充满激情的哭声了,只不过是张着嘴一颤一颤地吐气,于是他开始感到索然无味,便走开了。

    --余华《现实一种》

    如果说早期先锋派的作家深受马尔克斯的影响,写作中更偏重“现实”的话,再现代一点的作家则是开始走上卡尔维诺这样的道路。破碎的结构,充满想象力荒诞的意向和语言,似是而非的主题叙述就是这个时代文学的主轴。与此同时,魔幻现实主义文学也由大家所熟知的一些主流作品开始发展向我下面要讲述的“邪典”作品。

    先来谈一个年长一点更知名一点的余华。《活着》《许三观卖血记》这几部余华最经典的作品大家应该非常熟悉了,情节十分黑暗,世界观极其阴郁。但如果我说这已经是余华转型之后写的稍微没有这么重口味的作品,大家会不会觉得很惊讶?我今天要讲的《现实一种》就是余华早期中短篇作品的集合。余华在自序中是这样形容他最早期的作品《现实一种》的:“我的写作唤醒了我记忆中无数的欲望,这样的欲望在我过去的生活里曾经有过或者根本没有,曾经实现过或者根本无法实现。我的写作使它们聚集到了一起,在虚构的现实里成为合法...这些中短篇小说所记录下来的,就是我的另一条人生之路。与现实的人生之路不同的是,它有着还原的可能,而且准确无误。”我简单叙述一下《现实一种》的剧情大家就能明白为什么我说余华早期的作品更加偏激:《现实一种》讲的是在一个小山村里,小孩杀死了他的堂弟,堂弟的父亲杀死了小孩,小孩的父亲又杀死了他的弟弟,弟妹又杀死了大哥...简单来说就是一个七口之家互相残杀而死的故事。开头引用的这段文字就是小孩杀死堂弟的一个片段。如果说主流的魔幻现实主义主要建构一个阴郁黑暗的社会,那么邪典作品则以更加偏激的笔法去描述一些更小的单位,比如一个家庭,一个个体。以《现实一种》为例,余华以这样一个小孩的意象来隐喻人内心真实的兽性,将杀戮幻化为孩子眼中的游戏,试图去展示一种人生来的兽性和人与人之间如同动物之间弱肉强食,互相厮杀的关系。余华将他的早期作品比喻为“一条没有选择走上的人生之路”,我个人认为《现实一种》对于魔幻现实这一主题有着一个很重要的升华:我们一直在谴责这个黑暗浑浊的社会剥夺了我们的赤子之心,让我们陷入这样绝望阴郁的境地。那么如果我们有幸遵照心中的本能去生活,这个社会会不会变成《现实一种》这样的兽性社会?

    感觉到大地在这区域中已经断裂出悬崖,有一条连接起来的深渊形成了。所有嘶喊并狂笑的人们纷纷冲向那条幽暗的裂缝。所有新鲜的伤口,败坏,破裂,都朝着裂缝狂奔而去,而旧的火焰完全熄灭。

    --胡迁《大裂》

    大家熟悉胡迁这个名字一定是因为《大象席地而坐》这部金马奖电影吧。在胡迁自杀的时候我就关注到了他,因此看了他的《大裂》,也喜欢上了他的作品。在看胡迁的作品时情绪格外复杂,在看到那些很魔幻的意象的时候因为总会想起胡迁现实的机遇所以有种特别真实的感觉。说的残忍一点,胡迁书里的文字足够“魔幻”,而他用自己的死亡补全了“现实”。我对象这个意象有着一个比较私人的独特见解。象是一种很高傲的动物,会在临死之前离开生活的族群,独自前往埋葬同伴的象墓等待自己的死亡。这种清晰认知着自己在一步步走向死亡的绝望和骄傲,是不是也是胡迁当下的一种感受?

    最后我想分享他在《大裂》后记的一个片段。我现在也正处于他写下《大裂》的这个年纪,对于人生和现实有着和他相若的感觉。魔幻现实主义,没有触动到自己对现实的反思和忧虑,又何谈魔幻?

    小说创作是我缓解焦虑的方式,生活里并没有什么好事情,除了文学和电影外,很少再有能让自己感到轻松和满足的事情。

    这些中短篇小说的创作时间大约是从二〇一二年底到二〇一六年。在二〇一二年进行纯文学的创作前,我的小说大部分都在塑造和美化。从二〇一三年开始,我去除了语言的修饰,又剥离了美化和塑造,将写作看作直面生活最有力的方式。于是从其中得到某种力量,以对抗世界的灰暗。

    我二十二岁开始读大学,整个青春期都很焦虑和挫败,跨过了写青春小说的阶段,因为确实感受不到。但我对美好的事物有执念,无论诗歌还是电影,这些美好的事物让我相信创作是有意义的。

    往小里说,这些小说讲述的是随着年龄增长,渐渐了解到的关于自己的,以及他人的生活。往大里说,这些小说写的是城市、毁灭和末世感,关注的是个体对存在的失望。

    说完了一些正经的文学作品在最后提一下网络文学。论不超出伦理道德的邪典程度,我觉得有两个系列的网络文学值得一提。一个是蜘蛛的《十宗罪》系列,亮点在于变态程度。《十宗罪》系列的第二部和第三部格外变态,也算是我关于cult的一本启蒙和普及之作。《十宗罪》里面的案件其实都改编自真实的案件,这也是中国刑侦悬疑小说的一大共同特色,在这个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实在发生了太多超越人想象极限的真实素材了。另一个是九把刀的《都市恐怖病》系列,你们一定很难想象以写青春爱情闻名的九把刀也会写这种变态小说吧。《都市恐怖病》的许多脑洞都特别有趣,九把刀以一种写台湾青春小言的文风去写变态小说,这件事本身就足够邪典和猎奇了。这大概就是邪典小说的特色吧,致力于描绘一种和现实背道而驰的不能为人所知的状态。

    「我要一條很長很長的陰莖。」柚子笑著:「陽具崇拜就是這麼回事,就像資本無限,樓當然是越蓋越高。」

    於是,聖誕老人實現了柚子的玩笑之語。

    扭曲貪婪的慾望,無限增長的老二,

    陰莖藤蔓纏繞著師大男舍,宛如深陷空虛無助的陽具森林。

    --九把刀《都市恐怖病·阳具森林》

    文学的迷人之处便在于在文字的世界补全现实世界所不能触及的光怪陆离,而邪典文学本身便是将这样一种特质推到极致。总的来说喜欢邪典文学正是因为他的两个特性。一个是虚无主义的无主题和不作为。经典文学总是致力于描绘最宏大的社会史诗,提炼最高深的主题,给出划时代的建议。但是人活在世界上已经足够计较和繁琐,在看书的时候又何必如此较真。对于我这种以看书为休闲的人来说,看邪典文学就像人生活累了活腻了,偶尔躲进一个虚幻的游乐园里刺激一下。另外一个便是一种直击内心真实面的畅快淋漓。我们明明活在一个荒诞的现实社会中,却偏偏用规则的条条框框去束缚住自己,强迫自己带上一个不属于自己的面具去假扮另外一个人。一本邪典小说就像一场痛快的派对,在文字里你会卸下所有伪装,去重新认识那个真实的自己。

    P.S.:邪典书单本单(纯属个人想到哪本码下哪本,没有顺序以及不遵照严格定义,并受限于本人阅读量)

    【1】魔幻现实主义鼻祖:马尔克斯

    【2】幻想文学+魔幻现实主义巅峰:卡尔维诺《分成两半的子爵》《不存在的骑士》

    【3】中国魔幻现实主义鼻祖:莫言,贾平凹(说实话这两个老哥的三观我觉得都受限于当时时代的格局以至于有一些我不太认同的东西,不过邪典本身便应该是包容各种不能被接受的三观,所以我还是很公正地把他们放上来了)

    【4】陈忠实《白鹿原》

    【5】阎连科(我总觉得我看过他的作品但是我真的一点都想不起来了)

    【6】刘震云《一地鸡毛》

    【7】余华,胡迁,程耳

    【8】荒诞主义:加缪《西西弗神话》《鼠疫》

    【9】芥川龙之介《罗生门》

    【10】九把刀《都市恐怖病》《杀手》;蜘蛛《十宗罪》;《朱颜血》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邪典书单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dltm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