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人们谈起那些事的时候,往往一切已经是过去式。
关注,想念,担心,烦恼,两难,抉择,放下,释然,再次重复……一个人完成所有的故事情节。结束了,无人知晓。或许彼此一个人更好。很好。
如同薛定谔的猫,并不认为传递信息是一种正确行动,因为在对方接收到的那一刻,再也无法知道其原先的状态。
某一日,一个契机,让我思考:一个人在国外切断所有网络,就等于失联,或许某种程度上,他已经消失。
现实与网络如镜像,如果去质疑固定思维,那么难以分辨区别。
现实才是虚拟。我们真的存在过吗?如果我们不在眼前,如同在现实世界中“下线”。那么亲友的信息,实际只是信息,能确认虚拟现实吗?只是光声电的转换。一切只是信号。
而实体呢,实际也只是大脑接收到五感的信号,织构出对世界的认知。是一台人脑的信号处理。
信息是可操控的,是本体难以辨别真伪的。正如通过了图灵试验的人工智能。他怎么知道他是机器?
很久以前看到过一个故事,自己也仿写了一段,一个城市里有人也有机器人,机器人并不知道自己不是人,而最终管理机器人的人发现自己也只是机器人。
人类永恒的疑问之一“我是谁”,现在不仅仅是感性上的何为灵魂,更是客观地需要质疑自己是否是人,整个世界是否虚构。唯心唯物的两派几乎对应虚拟现实的交锋。
科学的一些认知,让我觉得一切的存在与因果很大程度上都可归于能量。
那么感知都可归于信号。
如X光片,在另一种信号的剖析下,整个丰满多姿的世界是一张机械图,满是线条、数据、能量,输入、转化、输出,部分的蛰伏在等待一个契机越过能垒变得截然不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