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回到家里,走进田野。那绿油油的麦苗,努力地向上生长,走近它们,似乎能够听到它们拔节的声音。
路边的荠菜,已经绽放灿烂的笑脸;那鹅黄色的蒲公英花,也在为装点大地的美丽出一份力;那一丛丛的酢浆草,嫩绿的叶子中间,蓝白色的小花,似乎在告诉人们,春天就在这里。
看到美好的春光,我想如果女儿能够跟着我,一起走进田野,走进春天,那该是多好的事啊!
女儿自从去年的10月份,就算没有到校上课了。刚开始,我以为她是鼻窦炎引起的头疼头晕,可是怎么治疗都没有效果,我就感觉不是那么回事了。细问之,才知道她是厌学了。因为被老师打手,被老师批评,被同学嘲讽,她开始了逃避,不愿意看到父母失望的眼神,不愿意自己不够好,她“病”了。心疼的同时,我也不能够埋怨老师,更不能埋怨女儿,只好把她留在家里,陪伴她,劝导她,安慰她,能够学习的时候,一起学习。此时的我,一名从事教育工作多年的教师,突然感到教育怎么了?
“双减”的教育已经提起两年了,虽然中小学生上学时间不像过去那么早了,睡眠时间相对保证了,作业保持在合理的负担下,凌晨还拖着疲惫的身体,打着呵欠写作业的孩子少了,学习压力也没有以往那么大了;孩子们参加校外培训的负担也大大减少了,过去那种出教室到培训室,出校门进补习门的情况,再也看不见了。
虽然能够腾出来的时间可以让孩子们做他们喜欢的事情了,诸如找伙伴玩了,到田间地头摸爬滚打了,到溪涧小河捉鱼摸虾了,到大自然中去呼吸新鲜空气,看蓝天白云,听潺潺流水,闻鸟语花香,感受小草呓语了,在公园里、草坪上尽情地游戏、嬉戏、捉迷藏、过家家了;家庭用于校外培训的心思少了,支出锐减了,家长对孩子的分数也不那么着急了,心情变得比较平和宁静了,接送孩子已习以为常了,陪伴孩子阅读、劳动、运动和参加户外活动的时间也增多了,父子、母子关系友好相处,变得日益和谐了,过去那种“不做作业母慈子孝,一做作业鸡飞狗跳”的情形少见了;学校回到育人的主场,成为主阵地了,曾经的“剧场效应”似乎不再那么严重了,曾几何时的“内卷”也似乎不再那么“卷”了……
但是离孩子们过上一种真正快乐而幸福的学习生活,还相差甚远。而且要值得引起重视的是,如果说“双减”能够带来一些教育的变化,那差不多都是以教师的超时超量工作作为代价的,对这种“后顾之忧”以及后续可带来的影响,我们不能回避。
我想:教育的春天,何时能够真正地到来,我们的孩子才能真正地感到校园环境是美好的,校园生活是幸福的,师生关系,生生关系是和谐的,那教育才是幸福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