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别走!”“妈妈,等等我!”“世上只有妈妈好,妈妈……”一声声奶声奶气的哭喊声揉进无尽委屈,不知情的人,还以为这又是哪个留守儿童呼喊远行的母亲。谁又能料到,这是一个2岁娃每天在家上演的一出出自导自演的“悲情戏”呢?!
小宝已经两岁2个多月,这两年多,我的非工作时间基本奉献给他了。因为担心他过于依赖我,每次去工作时,我都会提前告知他:“妈妈今天要去上班啦!”“妈妈今晚有晚辅导,爸爸今晚陪你睡哦!”“妈妈不在家,你要听谁的话呢?”此类的对话已成为每日必备的心理铺垫了!
一直以来,这个心理暗示效果都挺好的,小宝偶尔会表露不舍,但从未哭闹,让我颇感欣慰,甚至自豪!
然,好景不长,这段时间,孩子对我的依赖心随着语言表达的多样化开始如同指数函数y=2^x的图像了。尤其睡觉和起床,那一声声“妈妈”,呼喊得差点激发我的罪恶感了!今早,因为监考,先生又要送大儿,我只能搭乘6:20的公交车赶往学校。当我蹑手蹑脚起床后,明明熟睡的娃仿佛被开启了警报器,突然一声“妈妈,妈妈,别走!”,这个清晨开始不美好了!哈欠连天的先生和睡眼蒙胧的奶奶连番上阵,开启哄娃模式!“妈妈要上班,宝宝乖!”“妈妈不上班,妈妈啊……”我繁忙的一天,在小宝的哭喊中,蒙上了一层不舍与心酸!
很多人会认为这类哭闹的孩子特别娇气,我却从不如此认为。相反,孩子对妈妈的依赖正是他对妈妈的最深的爱,“喜欢和妈妈待在一起”正是孩子喜欢妈妈的最好表现,也是他充满安全感和幸福感的完美体现。而我家大儿,曾因为我工作,陪伴时间不足的原因,孩子从小的依赖性和自信心就明显不足,哪怕他5岁后,我全身心去陪伴与弥补,仍感觉不足!
孩子长大就是十几年的事,他对我全身心的依赖也会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减少,只要我不溺爱他,懂得适时放手,我还是愿意守护孩子每个年龄段的依赖心,因为这也是我的幸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