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读书让生活美好
美的鉴赏需要锻炼——《美的历程》读感

美的鉴赏需要锻炼——《美的历程》读感

作者: 墨天一色 | 来源:发表于2018-02-22 17:56 被阅读0次

           说实话开始读龙飞凤舞和青铜饕餮的时候,读得很慢,李泽厚是大师,公认的,遣词很考究,没有卖弄的必要,将思维转换到哲学和美学的节奏上花了不少时间,以至于中间有一段时间放下这本书去读相对好读的其他书。

           潜下心看了先秦理性精神,突然感觉生动了,可能是欣赏的对象从相对离我很远的图腾和原始祭祀到求学时候接触的论语诗经逍遥游,更看得见摸得着,也或许是找到阅读的节奏了,读到一些有共鸣有启发的内容,挺高兴。

           美的欣赏需要后天培养,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中国文化穷其一生难以体会全部精要,但不妨碍他就在那,供我们在生活中走不通,停下来找找心理慰藉和养料的时候,随时取用,想到就踏实。我们能汲取一点自得其乐,让庸常的人生不那么无聊,就很开心了。高中的时候背了那么多诗词文言文,当时的阅历很难体会其中的味道,但不妨碍日后想起来,还能一遍一遍跟牛反刍一样精神上消化,每个时间段去看,都有不同的感悟。所以我觉得美是动态的,主观的,是带有观察者参数影响的,而增强审美,实际上增加了更多观察的维度和角度,获得的美也可能更加丰满有内容。即便是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即便是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也可以自己会心一笑,获得个体的精神愉悦。

           回到书,在先秦的理性精神这章,李泽厚先生提出孔子把理性引导和贯彻在日常现实世间生活、伦常感情和政治观念中,而不作抽象的玄思。基本特征:怀疑论或无神论的世界观和对现实生活积极进取的人生观。以心理学和伦理学的结合统一为核心和基础。这思想很超前,颇有些人文主义,我觉得更高级的一点是,把本来没有多少道理可讲的礼仪制度予以实践理性的心理学的解释,把外在强制性的规范变为主动性的内在欲求,这就很厉害了,强扭的瓜不甜,即使是好制度附加上强制性,也多少会激发人们的逆反心理。古往今来维稳两字在统治阶级眼里压倒一切,孔老夫子不只是有意还是无意,把强扭的瓜理理顺,变得好吃一点,把冰冷的伦理观加入不多的人文关怀,更容易被大众接受一点。李泽厚说到先秦儒家定义的艺术首先要必须诉之于感官愉快并具有普遍性,然后是与伦理性的社会感情相联系,从而与现实政治有关。与此同时,道家作为孔学儒家的对立补充者,强调形象大于思想、想象重于概念;大巧若拙,言不尽意,用志不纷乃凝于神。儒家指明艺术为社会政治服务的实用功利,道家强调的是人与外界对象的超功利的无为关系即审美关系。前者影响主题内容,后者影响审美规律。千百年来包括但不限于两者的思想互为融合,影响一代代仕人寻找出世和入世的微妙平衡,“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可谓一缩影。

           最后分享庄子逍遥游的一句,个人看来很美,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美的鉴赏需要锻炼——《美的历程》读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duzt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