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惊!《山海经》中竟然藏着一个巨大的错误!
说起山海经,你的脑海里会浮现出什么画面呢?是独眼独翅比翼齐飞的蛮蛮?是吼声如婴儿啼哭的九尾狐?是能歌善舞,无面无眼的帝江?是引燃怪火的毕方鸟?是见人就飞的天马?是长刺猬毛以人为食的穷奇?是皮肤黝黑的不死居民?是一臂三目的奇肱国人?是牙齿漆黑的黑齿国人?还是没有影子的寿麻国人?




自古以来,《山海经》就像一个虚无缥缈的海外仙境,言人人殊,众说纷纭,书中那些灵怪潜藏、神物出没的山川方国是否果真存在于世界上的某个地方,还是古人的道听途说,东拼西凑无稽传说?这些灵彩闪烁的表面下究竟隐藏着什么奥秘?古人为什么要留下这样一本著作,难道是为了考验自己后代的智商?

古今中外的研究虽然很多,但因其纷杂且脑洞颇大的解说,反而更加令人如坠五里雾中,四顾茫然。例如有人认为此书是大禹和伯益在治理九州,周游天下时记载山川风土的地理风俗志;有人认为荟萃方外珍奇,阐发要道妙论的博物之书;有的人则把他视为古今语怪之祖,还有人认为他是古巫之书,远古神话……
但是有一本书,它PASS掉了以上所有的猜测,并且向世人宣布:《山海经》的作者犯了一个巨大的错误,《山海经》本身可能就是没有意义的。
这本巨屌的书就是——《失落的天书》(刘宗迪)。

这本书将《山海经》分为两个部分,一为《山经》,一为《海经》。作者认为《山经》和《海经》文风大相径庭,前者以山为纲,历数群山的自然风貌,文笔记述详密,有条不紊,文风详实,而后者以海为经,罗列四海方国的风俗景观,多为幻设,文风疏阔,漫无纲纪。本书主要探讨的是《海经》,包括《海外经》四篇,《海内经》四篇,《大荒经》四篇以及最后一篇《海内经》。而作者所言名的巨大的错误,正是存在于《海经》之中。
从《海经》中各种静态的刻画,如“讙(huan一声)头国在其南,其为人人面有翼,鸟喙,方捕鱼。”而非动态的叙述中,作者大胆的猜测,《海外经》并不是如《山经》一般的纪实考查,而是对隐藏在其后的更加古老的图的描述。
不仅如此,作者还认为这位叙述古图的古人,本身就误解了摆在他面前的图片。于是乎:
“《海经》其书从一诞生就是一个错误,从它被写出之日起,就是一个被错误讲述的故事,就是一副无中生有的地图,后人都被这幅地图引入歧途了。”

讲真,读到这段文字时我的内心有一万头草泥马奔腾而过。纳尼?所以说那什么大人国,小人国,不死国,聂耳国都是作者自己看错了图自己脑补出来的咯?那什么青丘,昆仑,苍梧之颠根本都不算个地名?我想静静……

那如果《海经》的作者犯了一个巨大不可饶恕的错误,作者又给出了一个什么样的解释呢?
作者声称《海外经》和《大荒经》根本就不是什么共时的地理画面,而是历时的岁序图卷,也是正因为此,《山海经》不应该是一本“地志”,而是一本“天书”。《大荒经》实际上向我们展示了古人的古人是如何依据山峰构建了一个原始的天文坐标系,而《海经》非是对四方各国奇人怪物的描述,而是对古月令图的描述。那其中千奇百怪的奇人异兽形象,既非实录,亦非虚构,而是源于对画面的描述,如一臂国、一目国等反映的是测试的人物形象,三首国、三身国之类则不过是前后重叠的几个人物。

那究竟什么是古月令图呢?百度百科告诉我们,《月令》,古代天文历法著作。共一卷。是上古一种文章体裁,按照一年12个月的时令,记述朝廷的的祭祀礼仪、职务、法令、禁令,并把它们归纳在五行相生的系统中,现存《礼记》中有一篇《月令》之外,还有《逸周书》中的一篇《月令》,惟后者已佚失。所以说,古月令图就是对祭祀礼仪、职务、法令等进行绘图,直观展现给人们。
述图者不谙制图之法,将图中对图像做的夸张变形等误认为事物固有之本相,绘画者的本意只在立象尽意,所重在意而不在像,而述图者却误以为图画为传真写照,泥于象而不知意,误以为图中意向为世间实有,才使得后人在理解上渐渐出现了更大得偏差。这可真是,古人缄默,恰便今人嚣嚣。
但是,其实古人已经发现了《海经》是述图而作,只是为什么千百年来,没有人细细追究《海经》背后到底是怎样一幅图片,没有人想过去证实或者证伪《海经》中奇谈得对与错?
这个请大家自己去书中发掘吧,在此就不多做剧透了!(好吧,承认我是懒得码字了。)


小剧场
“辟谣”揭秘~
1.九尾狐:生殖崇拜,多子多孙,指春社活动中会男女、祈子孙的风俗。而所谓的“禹与涂山女的爱情传奇”不过是春社这春天的节日期间那些“风流韵事”的写照。
2.昆仑虚、寿华之野:举行驱傩(nuo二声)仪式的祭坛和兆域。
3.毕方鸟:身穿羽衣独足而舞的舞者,祈雨。
4.长臂国:绘图者为表现人的捕鱼动作而刻意突出其手臂。
5.大人国,小人国:绘图者刻意将人画得大小不一,以此来区分地位的高低。
6.交胫国:图上之人两腿交叉而站。
7.并封国:“其状如彘,前后皆有首,黑”可以猜一猜哦~Hint:两个人
8.……
未完待续,请见书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