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句话叫做“三思而后行”,我们每个人应该都不止一次的听到过,有时候还可能成为自己的“意外奖励”。
上面的这一段话,可以引申出两个问题
1.“什么时候应该要三思”?
2.“三思而后行”里面的三思,有没有具体的指向,都是什么?
对于第一个问题,“什么时候应该要三思”。我们的文化里对这一问题的解读,大概都是同一类场景;我们执拗的要做一件事,因为我们想清楚了,但是,做这一件事可能会影响我们的“正常”行为。一旦我们的这种不“正常”的行为,落到实地,可能会影响一些人的心里预期,于是,这些人大概率就会苦口婆心的给我们做功课,功课的最后大概率是一句“望三思而后行”。
简单理解这个场景就是,面对重要的事情,要三思而后行。
为什么重要的事,要三思而后行,平常的事就不用思考了吗?
要回答这个问题,就必须要把第二个问题搞清楚,即所谓的三思,到底在思考什么?具体指向是什么?
所谓的三思,指的是做事之前的都要考虑相关的三个方面的因素;1、内容(这是一件什么样的任务) 2、原因(我们为什么要做这一件事) 3、办法(我们要采用什么办法,达到目的)
在大多数情况下,内容和原因,常常是我们被动思考的产物,所以它们常常看上去清晰明了。而方法却不是那么容易理清楚的,很多人却在这种糊里糊涂的方法中,就匆匆开始了行动,还可能美其名曰“提高单位时间效率”,但做了一圈下来,大概的结果都是事倍功半。
所以,回答上面的两个问题;
三思思考的是;内容,原因,方法
做任何事都要三思,这样才能事半功倍
三思里的方法,应该如何思考得到呢?
思考方法要从领悟内容入手,不停地细分,拆解任务,越具体越好,越具体越容易执行,直至每个小任务都可以快速高效的独立完成。
三思是做事之前,不可或缺的功课。思考方法,一定会事半功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