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个没有自信的人,从小便是如此。他总是喜欢待在别人看不见的角落,那种感觉很踏实。别人忽视他的存在,正是他心中所愿,他也好专心忙自己的事情。
长大以后,这种状态也没有半点好转。不过,习惯了就好,都是过日子,只要自己吃苦耐劳,日子总不会过得太差。外面的世界太复杂,自己应付不过来,就埋头干活、赚钱养家,这种状态挺好的。他是这样宽慰自己。
后来,他结了婚,生了个儿子。儿子小时候有点调皮,在他不厌其烦地教导下,儿子逐渐收敛起来。他对儿子说:“凡事要忍耐,不要惹事,不要生非,不要把自己置于危险境地……”
儿子不惹事,可不代表事情不找他。有一天,在学校,儿子被一个大孩子莫名其妙地欺负了。有的人,精神是有点怪异的,喜欢通过欺负别人来取乐。
儿子满腹委屈地回到家,说明了原委。妻子不服气,要去学校评理。他劝道:“别去,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况且孩子也没受啥伤,就算了吧!”
妻子懒得理他,带着儿子出了门。可没到两个小时,母子俩又气冲冲地回来了。原来人家家长人雄气壮,拒不认错,硬是让妻子吃了瘪。回来以后,妻子一边掉眼泪,一边指责他是窝囊废。他也不知道自己招谁惹谁了,无端受到这种指责。
等妻子气消后,他把儿子拉到身边,说道:“凡事要忍耐……”
没等他说完,儿子问道:“爸,我是不是做错了什么?”
他说:“你啥也没做错啊!”
儿子又问:“那你为什么不去给我评评理,反而劝我一味忍耐?我要忍耐到什么时候?”
他无语。
第二天傍晚,他出了门,很晚才回家,喝得酩酊大醉。妻子问他干嘛去了,他不语。
第三天晚上,一家人正在吃饭,突然门铃响了。妻子开门,吓了一跳,原来对方家长带着孩子拎着礼物上门道歉。
那个大孩子对他儿子说道:“对不起,都是我的错。我以后再也不会欺负你了。”那一刻,儿子释然了。
对方家长也很是诚恳地对他妻子说道:“那天是我不对,是我蛮横无理,还请你原谅!”妻子被这一出整得像云里雾里一样,不知该如何回答。
他见状,说道:“既然这样,那这个事就这样了了,我们以后就都是朋友了。”
对方家长笑道:“好。改天咱俩继续喝,我请。”
……
等对方走后,妻子和儿子问他原委。他说,其实也没啥,就是他去找对方喝了顿酒,推杯换盏之间,他把对方纵容孩子的危害借着酒精注入了神经,为了对方自己的孩子好,他应该登门道歉。
对方酒虽然喝多了,但道理却明白得很。纵容孩子欺负别人,不是爱他,是害他。辗转反侧了整整一晚,对方家长觉得应该带着孩子登门道歉,这是一堂生动的思想课。
妻子听完,笑道:“老潘,看不出来啊,你还有这一手,挺厉害的!”而儿子也向他竖了大拇指,那一刻,在儿子心目中,父亲的形象雄伟了起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