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每天写1000字
武侠小说中常见的长剑,梁山好汉为何少有人用?

武侠小说中常见的长剑,梁山好汉为何少有人用?

作者: 闲扯名著 | 来源:发表于2017-02-07 17:19 被阅读81次

前些天,写过一篇小文,盘点《水浒》中的姓氏,里面提到几个容易读错的姓,譬如——种、乐、解、单、尉迟、皇甫等。有天,与孩子又聊起《水浒》(他也是水浒迷,并因小孩记性好,许多细节比我记得清楚),说到朴刀,我念pu,他却纠正说朴刀的“朴”得念“pō”。

我一听,很吃惊,赶紧上网查,才发现确是自己错了。

朴(pō)刀,《辞源》解作:窄长有短把的刀;《汉语大词典》解作:刀身窄长、刀柄较短的刀。

我又问儿子:你怎么知道这字念“pō”的?

他答:央视电视剧中,老版的念“pō”,新版的却错成“pu”了。

想了下,我最近用以催眠而听的音频版《水浒传》原著,朴刀之“朴”,诵读者念的也是“pu”,可见许多人与我一样,一直在错讹中。

其实,“朴刀”在《水浒》中出现不下数百次,是梁山好汉使用最广泛的兵器,即便是平日用其他武器者,有时也会用朴刀。

像李逵,平日用两把板斧,但他下山取母时,为防斧头暴露身份,”只跨一口腰刀,提条朴刀“就下山了。

像林冲,在马上用丈八蛇矛,马下却也用朴刀,在梁山下初见杨志,二人就是用朴刀相斗。

而惯常兵器就足朴是的则更多。像刘唐,与雷横争抢晁盖给的十两银子,用的就是用朴刀;而雷横,平日也多用朴刀;另外,杨雄、穆弘等也是用朴刀的。

说起梁山好汉的兵器,有人统计,至少有二三十种,除了朴刀,还有大刀、三尖两刃刀、单刀、双刀、朴刀、腰刀、禅杖、矛、斧、戟、棒、枪、铛、叉、狼牙棒、单剑、双剑、鞭、锤、板斧、链、流星锤、弓、弩、钩、飞刀、标枪、石子等等。

其间,最有名的应该是大刀关胜的青龙偃月刀。这刀的出名,自然是因为中国老百姓敬仰的关羽关云长所用同样是青龙偃月刀。

再就是林冲的兵器,一是花枪,一是丈八蛇矛,而后者更出名,当因张飞也曾用同样兵器。说起来,《水浒》作者最初可是想把林冲写成张飞那样的人物——他俩不光兵器一样,相貌也类似,林冲“豹头环眼、燕颔虎须”,身长八尺,人称"豹子头",又唤“小张飞”。可写着写着,林冲的脾性却越来越不像张飞,倒成了几乎与之相反的犹豫、隐忍之人。

梁山上,使斧子的有两位,一是李逵,他那两把板斧杀人最多,成了李鬼假冒强盗的道具,也是李逵向别人表明身份的标志,死在这两把板斧下的人至少上百。二是急先锋索超,他使金蘸斧。

与李逵一样,索超也是急性子,再加上《隋唐演义》中的程咬金,使斧子的人好像都是性急、粗犷、力大之形象。

说到此处,想到个问题:在金庸小说为代表的新派武侠小说中,却没记得哪位大侠使用斧头。在那个更加奇幻的武侠世界里,大侠们使用的除了掌、拳,兵器则多是刀、剑,像李寻欢的刀、杨过的玄铁重剑……

而《水浒》里,与金庸、古龙笔下的大侠好用剑不同,梁山好汉中,用刀的多,用剑的却少。我翻找一遍,发现公孙胜有一把松纹古铜剑,樊瑞有一把青龙剑,宋江也曾使剑对付高廉,但他们用剑并不是厮杀,而是向天一指道声“疾”,做神法对付敌手;再就是黄信使一把丧门剑;以文科见长的裴宣使双剑;还有就是李逵的好助手、丧门神鲍旭也使一口剑。

梁山好汉少用剑,武林侠客多用剑,这正反映出两种文学作品气质的不同:《水浒》重在塑造硬汉,而武侠小说则是在塑造侠士。试想,如果让硬汉李逵、鲁智深用飘灵见长的剑,却让杨过、李寻欢用迅猛见长的板斧,那得多不和谐!

梁山好汉中,还有两人所用兵器很有意思,那就是项充和李衮。项充用的是24把飞刀+团牌+铁标枪,李衮用的是24根标枪+团牌+宝剑,他俩这装备是典型的攻防一体+远程打击型。

在招安后的几次征战中,李逵带领他俩,加上副手鲍旭,组成了一个杀伤力很强的特种兵小分队:李逵冲锋在前,鲍旭作为补刀手在后,项充、李衮一左一右保护,取得了极好的协同作战效果。

有次,这个小分队发出攻击,“这李逵轮两把板斧,鲍旭仗一口宝剑,项充,李衮各舞蛮牌遮护,却似一团火块,从地皮上滚将来,杀得官军四分五落而走”。

除了以上这些,再就是吴用曾用以隔开刘唐、雷横的铜链,扈三娘曾用以擒获敌手的红锦套索(可与小龙女的金玲银索类比),燕青用以射死董超薛霸的川弩,张清那威力无比、连胜梁山十五员战将的“没羽箭”飞石(有些像黄药师、杨逍、谢烟客的弹指神通吧)。

好了,关于梁山好汉的兵器,我印象深的就是这些了。

(作者:飞帘)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武侠小说中常见的长剑,梁山好汉为何少有人用?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edmi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