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真的很重要】送给高三即将高考学生的两句话(孩子,你一定要看完)

【真的很重要】送给高三即将高考学生的两句话(孩子,你一定要看完)

作者: 沂蒙文学 | 来源:发表于2020-04-14 11:16 被阅读0次

你拼搏的样子很美!你学习的认真我很欣慰!可是你玩游戏的狂劲,我们很伤心!

无论在家上网课还是重返校园,各位家长,请重视起来,和孩子一起打好这一场硬战,这里,老师各有两句话送给家长和孩子们。

给孩子的两句话:

1

孩子,凡事让你爽的东西

日后也一定会让你痛苦!

    孩子,你觉得读书很苦、很累,我们都能理解。整天坐在听网课、记笔记,肯定没有在室外玩耍、打球好玩。

    每天对着习题本勤学苦练,一笔一划地写作业,当然没有打游戏、玩手机那么爽。

    假设不再有人管你,你想玩就玩,想睡觉就睡觉,想怎么干就怎么干。

    孩子,你有想过自己会变成什么模样吗?

    还记得,我的邻居原来有一个20多岁的大学生,天天就对着电脑打游戏,家里人为了给他谋出路,只能花重金供他去留学。

    结果他啥都没学会,倒是败光了100多万积蓄,辍学回家后继续打游戏。

    你也不想变成这样的人,对吗?

    那些让你开心的事情,让你痛快的东西,都是一时的,不可能让你爽一辈子。

    孩子,我宁愿欠你一个放纵的少年,也不愿看到你卑微的成年。

2

孩子,学习不可能轻松

但学习最靠近成功

    孩子,那些你崇拜的偶像、羡慕的名人,其实都没有“轻松”的童年。

    柯洁,排名世界第一的中国棋手,小时候因为学棋经常哭鼻子。

    他自6岁开始学棋,其他孩子还在父母怀里撒娇的时候,他已经独自一人到北京学棋,每次输了就哭,哭湿了半个枕巾。

    周杰伦,华语乐坛最有影响力的音乐人,小时候被妈妈鞭打着学琴。

    他从4岁开始学琴,因为多动,妈妈就拿着藤条在旁边督促,慢慢的,他终于能沉下心来认真练琴。

    他在一次采访中说,很感谢母亲,自己的音乐底子都是母亲用藤条逼出来的。

    董卿说过:不读书,换来的是一生的卑微和底层。

    人生在不同阶段就有不同使命,对于孩子来说,学习就是现在最重要的责任。

    不论学习有多辛苦,但不学习,就要饱尝无知的代价。读书,是寒门子弟改变命运的最大转机。

给家长的两句话

1

父母的有效期只有10年

各位家长,这一段时间你们辛苦了,每天上班工作已经很累,感谢你们能抽空督促孩子学习。

有些家长却觉得,学习是孩子的事,教育是老师的事,自己帮不上忙,也管不了那么多。

可假设家长真的不管孩子,孩子会自觉学习吗?会追求上进吗?

为人父母是有有效期的,在有效期内,你能够最大程度地教育孩子,可一旦过了有效期,想教也教不了。

就像成龙,在最该陪伴孩子时选择了事业,连孩子读几年级都不知道,老了才后悔自己当初没有好好管教。

在儿子心中,父亲一次次的缺席让他攒够了失望,缺乏管教的他也一步步滑向深渊。

父母的有效期只有10年,每一次缺席,都会成为一生的遗憾。

0-12岁是父母教育孩子的“黄金期”,孩子天然信任这个“守护神”,也不自觉模仿这个榜样,从他们的一言一行中都能找到父母的影子。

所以,别再觉得孩子还小,什么都不懂,再不好好教育就真的来不及了。

2

现在不偷懒,将来不遗憾

各位家长,当你在说“别人家的孩子”时,请先看看别人家的父母。

别人家的孩子讲礼貌,是因为别人家的父母家教严格,家风良好;

别人家的孩子爱学习,是因为别人家的父母重视教育,狠抓学习。

有怎样的父母,就有怎样的孩子,这句话一点都不假。

一个49岁的妈妈为了激励儿子,自己先通过成人高考考上复旦大学的本科,再考上了广西大学的硕士研究生。

在她的鼓励下,儿子也不愿意松懈,在和妈妈你追我赶的过程中也考上了复旦大学的研究生。

她说:“你想让孩子做什么,是你跟他一起成长一起做,而不是你看着他做什么。”

每个孩子都是一块璞玉,但能否成为一块美玉,取决于雕琢的人。

父母要教育孩子成才,自己必须有长流水,才能给孩子源源不断的滋养。

父母要辅导孩子成长,自己必须坚持不懈地努力,才能一直推动孩子进步。

现在辛苦一点,将来幸福一点。你若不想终生遗憾,就不要在孩子身上偷懒。

莫言说,孩子的优秀,都浸透着父母的汗水。

人生就是一路降妖除魔修成正果的过程,而父母就是孩子的活菩萨,能帮着他们逢山开路,遇水搭桥,成就一番事业。

从来没有什么横空出世,每一个优秀的孩子,背后都是父母的奋力托举。

共勉!

(文章转载于网络)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真的很重要】送给高三即将高考学生的两句话(孩子,你一定要看完)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edzm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