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读负熵先生的文,有所感悟

读负熵先生的文,有所感悟

作者: 雪梅姐在上海 | 来源:发表于2024-07-27 09:56 被阅读0次

每天早上忙碌好家务事,我总是去某号读负先生的文章,他的文章写的直击人心,把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都写得面面惧到,分析得很透彻,读他的文,觉得做人做事都少走些弯路。

他说,学会用离开某些人的方式善待自己。离开某些人,不是他们不好,而是因为你跟他们在一起的时候,你的状态不好。

如果对方很容易激发出你的脆弱、焦虑和不安,而你又无法化解,那么“离开”就是上上策。

确实如此,如果这个人每天给你的信息使你产生焦虑和不安的心情,长期下去,整个人也就被同化了,越来越焦虑。如果使自己不被消耗,离开这个人就是上策。

昨天有个朋友W我一起逛街,去某广场陪她买衣服,我就直接拒绝了,说自己不想走动,脚还没全好,得养伤。

她听后,说那好吧,你好好养伤吧,下次再约你。

我心想,下次我还会找借口拒绝同行。

我如果和她同去一是浪费时间,二是浪费钱,她买了一堆衣裳,那我至少也得买一两件服装,至少得花几百,如果不买和她又不协调,显得寒酸的样子,不是不买,我的衣裳也挺多,现在爱上了素简,在家时间多,穿些宽松的家居服,还觉舒服。

这也是拒绝她的理由,并不是她不好而是觉得不必委屈自己的意愿去成全别人的爱好。

当然,她若为此不开心,那是她的事,如果她能理解,朋友照样做下去。

他还写道:指出别人的问题,是一件非常消耗能量的事情。

因为你不仅需要花精力把对方的行为信息转化成他能听懂的语言,还需要化解他的对抗情绪。

最终如果没有成功,则惹怒了对方,消耗了自己,实在是损人不利己。

我有一个朋友,参与了别人闹离婚的事,也列出她前夫如何不好的问题,支持她离婚,后来因某种原因,婚没离成,朋友的朋友又告知她丈夫和婆家人,惹得他们上门去骂,最终他们朋友不但没做成,还成了冤家,真是用心不得好报。

所以说,除非有利己之事,否则坚决不纠正别人的观点和错误。

负先生还在文中写道:

一个有效的人生成长方法:无论在生活中想得到什么,先尝试个10次。想要找工作,你先面试10家公司,哪怕没挑到理想的,通过总结经验,你对之后的面试更有把握。

当然,这个10次并不意味着坚持10次就能成功,可能第2次就得到了想要的结果,也可能第20次仍然无功而返。总之呢,很多宝贵机会的获得,都来自日积月累的尝试。

也很赞成这观点,找工作也好想做一件事也罢,一定去尝试,工作不去投简历用人单位也不了解你工作意向,怎么可能找上门,假若去办一件事,你不去办怎么知道是办得成还是不成。

我这个人最大的优点就是:遇事不抱怨而去解决,有事得去按程序办理,立即去办绝对不会拖延。所以在人生之路上,办事都比较顺,有朋友喜欢拖拉,后期办起事来,就比较麻烦一点。

所以说读些正能量的文章,对自己真的有影响。

相关文章

  • 成长与负熵

    时隔三年 再度聆听薛瑞萍先生的讲座 先生再出佳作 短短三小时的讲座中 有关成长与负熵主题 融贯东西方哲学 讲熵增熵...

  • 《心流》序一 自造内心秩序之途

    读序一《自造内心秩序之途》,感触最深的莫过于第二小节负熵与精神熵。读来怎么有点扎心的感觉…… 熵,简单地说是从有序...

  • 生命的真谛源自对抗熵增定律,王朝的兴衰即人生的变迁起落

    诺贝尔奖得主薛定谔有句名言:“人活着就是在对抗熵增定律,生命以负熵为生。” 知乎上也有篇热文,“为什么熵增定律让好...

  • 【原创|发展】 华为其实一直在做一件事

    关键词:热力学定律 熵增熵减 负熵熵死 华为的冬天 创新发展 耗散模型 在商言熵 自我...

  • 修合无人见,存心有天知

    能量感应记录,负熵

  • 生命以负熵为生

    人活着就是在对抗熵增定律,生命以负熵为生。 ——薛定谔《生命是什么》 熵(Entropy)...

  • 负熵为生

    薛定谔 负熵为生 怎么以负熵为生? 能量流动存在生命活动的各个层次 生命现象的能量输入:化学解释 ATP:通用货币...

  • 系统设计之降低复杂性

    人活着就是在对抗熵增定律,生命以负熵为生。——薛定谔 一、熵增定律 1、熵增定律 熵的概念最早起源于物理学,用于度...

  • 为什么耳机总会凌乱——生命以负熵为生

    人活着就是在对抗熵增定律,生命以负熵为生。 ——薛定谔《生命是什么》 怎么理解熵增呢? 非生命:比如物质总是向着熵...

  • 精神负熵

    1.熵表达的是一种系统的混乱程度。熵的增加表示系统从比较有规则、有秩序的状态向更无规则,更无秩序的状态演变。负熵,...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负熵先生的文,有所感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egvh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