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让语言生动起来

让语言生动起来

作者: 瓦尔妲的星辰 | 来源:发表于2019-03-30 16:21 被阅读0次

(摘自《语言与儿童》第十三章  让语言生动起来)

游戏和类似游戏的活动是为儿童学习者建立起沟通背景最自然的方式之一。人们常说玩耍就是孩子们的功课,那么游戏自然而然就是课堂——儿童最重要的功课场所——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了。中学生对游戏的反应也非常积极。事实上,无论学习者年龄有多大,游戏都是学习语言的一种强有力的工具。游戏和类似游戏的活动可以说在儿童早期语言习得课堂中发挥着最重要的作用。尽管有的教育者会将游戏和活动区分开来,但是两者之间往往很难划清界限。而且既然两者都能极大的激励课堂语言习得,其区别实在是无关紧要了。很多教师发现:学生对于任何设计完善、效果好而且他们很喜欢的活动都会看作是“游戏”。本章将活动和游戏归入同一类别,并不将两者区分开来。所有的建议和指导原则适用于所有的课堂活动。

最成功的游戏都非常简单,不需要过多的解释和规则。只需要稍稍增加一点竞争的元素,或者增添一丝神秘感,或者来一点点惊喜,原本毫无意义但是又必要的练习活动就可以变身成游戏。大部分的游戏应当自然的融入主题讲解和词汇学习中,仅有极少数的游戏会单独作为课堂的重头戏。

游戏与活动的指导原则

游戏最重要的就是必须让学生觉得有意思。在策划游戏活动之前,教师应当考虑在课堂外学生是否会喜欢这一主题和游戏,以下是语言学习课堂中选择和利用游戏的一些指导原则:

1、选择游戏时,应当考虑学生是否理解其语言,并且能在游戏中自如的表达自己的意思。如若不行,则应对游戏进行调整,使其符合上述要求。在这样的游戏中,学生会感到语言是有用的,而且他们会有进行沟通的动力。一般认为教师在语言习得的最初阶段会主导说的部分,但是目的语应当在每一个游戏中发挥最重要的作用。有一些游戏,比如多米诺骨牌和一些棋牌游戏不需要教师或者学生使用任何目的语就能成功地进行。但是如果教师能够设计出一套游戏程序,将目的语融入到游戏当中去,那么就不应该放弃这样的游戏。另外,目的语的使用应该成为游戏的强制要求——如果没有强制要求,那么教师不在场时,学生可能就会不使用目的语。

2、尽可能多提供学生参与机会。在活动期间,自始至终,所有的学习者都应有机会参与活动。有的活动,如“西蒙说”(Simon Says)会不断的淘汰出局的学生,这样的话,在游戏的大部分时间里,很多学习者都是处于不活动的状态。对于这样的游戏来说,教师可以进行重新设计,让出局的学生用一种新的方式重新加入到游戏中,比如,他们可以轮流给其他学生发出指令,或者通过密切关注游戏或是通过完成某种特别的任务,可以让这些学生重新加入到游戏当中。

3、妥善组织游戏,并给游戏打分,其目的是使大部分的游戏时间花在使用目的语进行沟通的环节上。

4、增加一点悬疑或者竞争的元素会让游戏更有吸引力,但是应当避免过于激烈的个人竞争,因为这种不良的情绪甚至很可能会影响到课外。让学生的分组势均力敌,双方皆有同等的成功机会,这样的竞争才是最健康的竞争。更高一个层面的竞争是,让全班齐心协力对抗教师或者一个假想敌,比如计算机游戏中的鬼。这样的话,全班同学可以团结一致,争取赢得游戏的胜利,而当整个班级获得胜利之时,教师也获得了预期的效果。

5、选择容易进行的游戏,这样游戏可以进展得非常顺利。一般而言,可以在一节课内重复几轮的短小的游戏比长时间的一轮游戏更理想,因为如果游戏过长的话,很可能一节课做不完。

6、当学生还想再玩的时候,停止游戏;而不是将游戏玩了一遍又一遍直到大家兴趣索然。

7、不要在同一个班级或者接连几天重复成功的游戏,哪怕是学生要求再玩一次,除非是那些可以玩好几轮的游戏。每种游戏都不可玩得过多,有利于保持游戏的新鲜感和激励作用。

8、设计的活动要尽可能的符合“新游戏”的精神,即让每个人都可以在游戏中发挥其能力:“尽情玩,公平竞争,人人都高兴!”

9、给每个游戏取一个名字,尤其是当这种游戏很可能会以一种相似的形式再次进行的情况下。如果每个游戏都有一个名字,那么儿童学习者就会把这个游戏当做一个特别的游戏,而且也便于他们在课堂外谈论游戏,或者日后再次提到这个游戏。

10、要尽可能的将游戏融入到目的语文化或者世界各地的文化当中进行。体育教师可能可以提供一些国际性游戏方面的参考建议,他们可能也愿意根据语言教师的建议,将这些游戏纳入到体育课中。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让语言生动起来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ehsb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