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与微

作者: 路痴橘 | 来源:发表于2016-05-20 21:57 被阅读0次

“人身之中,以形最著,而不可以久生;以情最彰,而不可以不息。盖化者无不化,生者无不死,此道也,即天地莫能逃其例。”

五月以来,死这个话题频繁的进入我的生活当中。在马丁的茶话会上说到死,在奇葩说上说到死,而最让人唏嘘的是第一天朋友特别兴奋的跟我说他生女儿了,第三天,妈妈跟我说他孩子没了。朋友一家人都做好了迎接这个生命的准备,可没有人做好孩子一出生就会说永别的准备。当死亡越来越轻易的来到我们身边,终于发现,到最后也会开始变得稀疏平常。我们通过身与情来表达我们的存在,人的存在总是短暂,文中说不化不死者是原来之性,就是天道。如果你活得符合天道,是不是就随着天道而永存了呢。或许吧。

“凡人忽 其微,而但知其著,以生化之身为真,而逐情徇物以为生。殊不知失其生生之本。“

对于这句话,我更觉得这是个过程。我们出生之时,纯阳之体,与生俱来的就是天道,可是很少有人看得到,也就很少有人去保护,也许就是以为这天道太不显著了。不显著的东西你如何会注意到?随着长大而来的我们也渐渐失去了最初的本性,而这个时候当你又重新知道了天道,有了对比,你知道了要怎么做。就像这周学太极,师父说由明到暗,我站桩,他在我胳膊上使劲,让我感受自己是哪里在使劲。这么做的目的就是让我体会到自己的身体感觉,当我自己一个人练的时候也可以慢慢分辨出。同样的说佛祖,经过荣华富贵最终找到佛。不经历风雨,如何见彩虹。没有天赋的人,恐怕只能靠着逐情徇物知其著,才能最后知其微。

相关文章

  • 著与微

    “人身之中,以形最著,而不可以久生;以情最彰,而不可以不息。盖化者无不化,生者无不死,此道也,即天地莫能逃其例。”...

  • 微与著

    微信,微课,微视频,在这个充满“微”的世界,“微”的定义是否变了呢? 在字典中,“微”指微小的,碎片化的,精细的。...

  • 微·著

  • 微著

    独特的眼光 找寻成了倾听 熟悉的模样 幻化为三生后的 模样 找寻不到 还是 琢磨不透 路口不是为了找寻 只是为了 ...

  • 【见微思著】见与不见

    【见微思著】见与不见 见与不见 仓央嘉措 求佛 囚泪 鹰做了天堂的信使 初相遇 影恋眸 眸醉 此时,灵魂眩晕 喜鹊...

  • 知微见著

    今日在MOOC学习《管仲之管理学》时,讲到生活中的学问。故事是这样的:一对夫妻,某天下班回到家,妻子对丈夫说:“老...

  • 知微见著

    朋友老何在一家新的单位,公司非常“节俭”,除了工资以外没有任何福利,传统节日不发放任何礼品,外出出差居然没有补贴,...

  • 【着微见著】

    【着微见著】文/丘山雨辰。 展览是一种历史的承载与宏扬, 历史的人文瑰宝与艺术价值才不会断代。 明简清繁, 每个朝...

  • 知微见著

    出去办事错过了饭点,肚子饿的咕咕叫,我和老公开着车在街上乱走,四下里踅摸着找吃饭的地方。 远远看去前边右手边有一家...

  • 知微见著之(义与利)

    "看看你自己的样子,竟然还吃这些小孩子的东西... 能不能像个男人啊,能不能? 看着我,像个爷们儿样子...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著与微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einr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