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经典哲学/现代之二7《论革命》汉娜.阿伦特1

经典哲学/现代之二7《论革命》汉娜.阿伦特1

作者: 放下皆得 | 来源:发表于2023-11-21 12:04 被阅读0次

自由需要公共空间

如果叛乱与解放未能带来新的自由,那么这叛乱与解放就是最没有意义的。

自由是什么?这是近代以来被哲学家反复叩问,从不同切入点寻找答案的问题,卢梭与黑格尔等人以公共意志、人格的相互承认的概念对此做出了回答,我们在《论革命》一书中,阿伦特分析法国大革命与美国独立战争尝试从另一个角度给出答案。

让我们先来公布阿伦特在本书中得到的结论吧。

阿伦特认为,自由意味着参与公共空间。与自由类似的概念还有解放,但是解放与自由有本质性的不同,自由需要被构建,如何才能构建自由呢?这就有赖于革命的成功。

作为马克思主义的逆流产生的后现代主义思潮,重返权力的试点出发,倾向于将自由与解放视为一物,与后现代主义流于表面的批判相比,阿伦特在《论革命》中提出的有关权力的论断,要更为坚实可靠。

自由意识引导革命

革命究竟是在怎样的契机下爆发的呢

阿伦特认为其原因在于近代自由意识的萌芽,这是中世纪过渡至近代的根本条件。

在基督教权威仍然具有压倒性力量的中世纪,神决定历史进程。对人来说,问题在于是否正确地理解接受这样的世界观,阶层是固定的,人们不能反抗,封建领主的后代也是封建领主,农奴的子孙也还是农奴。

近代以后社会差距成为必须解决的矛盾及问题。

贫困绝非神定的命运,重编社会秩序可以消灭贫富差距。在阿伦特看来,对此的坚定信念就是革命的条件。

正如前文所述,阿伦特认为解放与自由有本质上的差异,即使解放了受压迫的民众,自由也不会自然而然地来临自由需要实质性的社会制度。只有组织国家统治形态、构建自由的革命,才担得起革命之名。

构建自由与创设权力结构密不可分如果解放没有孕育出维护公共空间的权利,只有热情驱使下转而拯救劳苦大众,那么革命注定以暴力导致的失败告终。阿伦特将此作为法国大革命最终走向恐怖统治的原因。

相关文章

  • 《汉娜·阿伦特》:思想家在常人没有想法的地方思考 | 花点时间

    今天是周三绿色乐活日,跟大家分享一个值得花时间的电影——《汉娜·阿伦特》。其根据德裔美籍哲学家、犹太人汉娜·阿伦特...

  • 有多少“平庸之恶”?

    昨晚看了传记电影《汉娜阿伦特》。是通过对汉娜阿伦特一生中一个重要事件的描述,去展现汉娜阿伦特是一个怎样的人...

  • 汉娜阿伦特哲学笔记

    1阿伦特关于极权主义的理论:新的评价 玛格丽特.卡诺凡 阿伦特通过其对二战的体验去理解极权主义,并由此阐发了一系列...

  • 汉娜阿伦特

    汉娜阿伦特说过,没有头脑的鲁莽,无可救药的迷茫,或是自鸣得意的背诵已经变得空洞琐碎的真理——在我看来是我们时代最显...

  • 汉娜·阿伦特

    我这一生中从来没有爱过任何一个民族、任何一个集体——不爱德意志,不爱法兰西,不爱美利坚,不爱工人阶级,不爱这一切。...

  • 爱情值得相信

    一禾之火 今天读哲学家汉娜•阿伦特的故事,最吸引我的是她和老师海德格尔的爱情。 汉娜算是特立独行,有思想有理性的,...

  • 重读汉娜·阿伦特

    汉娜·阿伦特是我的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的标题,然而在写的时候并没有太多的理解和感悟.西方对她的评价是“继马克思以后2...

  • 平庸的恶

    1960年,纳粹军官阿道夫·艾希曼被以色列特工绑架,次年在耶路撒冷受审,全球关注。哲学家汉娜·阿伦特接受《纽约客...

  • 哲学课1思考2019-03-30

    汉娜·阿伦特平庸之恶汉娜•阿伦特的《艾希曼在耶路撒冷》 类似于鲁迅先生笔下麻木不仁的国人有超越必须的劳动和工作之上...

  • 《爱这个世界:汉娜·阿伦特传》作者: [美] 伊丽莎白·扬-布鲁

    ISBN:9787208143302 内容简介: 汉娜•阿伦特是20世纪伟大而具原创性的思想家、政治哲学家和社会理...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经典哲学/现代之二7《论革命》汉娜.阿伦特1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ekhm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