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都在读无戒老师的《余温》,这本小说是一本治愈型的小说,讲的是几个青年男女在人生的成长过程中,遇到了各种各样的的困难和挫折。面对困难,如何抉择,如何渡过。故事中的几个人对自己的人生都有不同的诠释和选择。
每个人不同的选择,最后都得到了不同的人生故事。
这本小说,看似是对青年人心灵治愈型的小说。其实,我觉得为人父母的,更应该来读一读这本小说。因为,也许你此时此刻正在影响孩子一生的幸福。
读完这本书,你会发现自己不经意间的言行举止,正在给孩子幼小的心灵造成深深的伤害。
故事的主人公王子,从小生活在一个重男轻女的家庭里,父母从来没有夸奖过她,无论自己怎么优秀,都得不到父母的一句夸奖,给她的心灵造成了极大的伤害,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下,她逐渐把自己定形成为透明人。
家庭爱的缺失,让她成为一个自卑,孤独,怯懦封闭的人。后来在生活的经历中,遇到了跟她一样心理的闻博文。博文四岁的时候,丧失了父爱,六岁的时候母亲又改嫁。后来虽然被母亲接到身边,但又被继父和他的儿子嘲笑,讥讽,形成了深深的自卑和心理疾病。
同病相怜的两个人,惺惺相惜,抱团取暖。闻博文在原始家庭里落下的抑郁心理疾病,时好时坏,年轻的生命最终还是死在抑郁症自杀中。
在原始家庭里形成的心理疾病,以至于让他们在走上社会之后,都带着这种心理疾病来看待周围的人和事。
走上社会的闻博文,带着这个深深的童年创伤烙印,在心理疾病困扰下,最终选择了逃离这个无爱,孤独的世界。而王子在生活中慢慢的体会到来自弟弟的爱,来自爱人的爱,来自家庭的爱,慢慢的从自卑封闭的心理,走上健康的生活大道。
一部好的小说,总能让我们从故事中,得到很多的启发和联想。读完这部小说,我深深的体会到了为人父母,错误的行为,会给孩子造成深深的心理疾病的道理。这种心理疾病可能会伴随孩子一生,或许会影响孩子一生的幸福。
最近的一条新闻,被拐14年的符建涛,虽然对被拐过程记忆犹新,但14年来不敢寻找亲生父母。
其原因就是小时候母亲经常给他说的一句话是,再不听话就把你卖给别人。所以,幼时面对着拐卖,他以为这是母亲把他给卖掉了。母亲当年这句话,就是在孩子心里形成了一个深深的心理烙印,以致孩子14年不敢去寻找父母。
14年骨肉分离,孩子的痛苦,父母的伤心欲绝,都令人可叹,可悲。可如果父母在平时,不对孩子说那种恐吓的话,不给孩子造成心理疾病,或许他们早都团聚了。
不经意的言语伤害,对你来说,或许是无足轻重。但对于他人来说,造成的伤害却是势不可当的。这种伤害不仅来自于父母,也可能来自于老师,朋友,同事和领导,以及周围的人等等,方方面面。
小说中的另一个主人公甄玉,她在原始家庭里,父母相爱,对她呵护有加,宠爱有加。可是因为父亲打人坐牢,被周围人嘲笑,在她心里形成了一种心理疾病。孤独,自卑也常常伴随着她。在她爱情失利,工作失利的情况下,她在选择了自杀的情况下,又被亲情所温暖,重新找到了幸福。
在我的身边中有这样一个女孩,她从小喜欢写作,在她上初一的时候,她有一篇作文写跑题了,老师当着全班的面,把她的作文念了一遍,引得全班哄堂大笑。之后,老师又把她的作业本撕得粉碎。
从此以后,让她在写作上,产生了深深的自卑和怯懦的心理。以至于她后来再也不敢拿起笔来写作了。从那之后,她的作文总是交白卷,初中毕业也就缀学了。
现在三十多岁了,仍然不敢去写作,直到去年,在我不断鼓励下,她又开始写作,记录生活。但至今她的文字依然不敢示人。她把她写作的文章,都隐藏在简书的私密文章里。
我知道,她要克服这个心理障碍,需要一个过程。至少,现在她开始拿起笔来写了。我相信,通过不断的写作,不断的尝试,终有一天她能够突破心理障碍,勇敢地把她的文字展现出来。
有道是,好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我们在平时的言语行为中,不经意的恶语和行为,可能给别人造成很大的伤害,影响别人一生,我们却浑不自知。好言好语,会给他人以温暖和幸福。
尤其是在家庭教育中,我们的父母更应该对孩子好言好语,温和教育,给孩子营造一个良好,温情的家庭环境。在生活中,有很多的父母总是以恨铁不成钢的方式,咬牙切齿,严厉的督促孩子去完成各种任务,造成孩子的心理疾病和逆返抗拒行为,最后适得其反。
无戒的这本《余温》小说,对青年人来说,是一种心灵治愈性的小说。而对为人父母来说,何不是一种警醒和鞭挞。
′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