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与CPU
如果要我来写这节内容,更想把题目定为:如何存储与调用记忆。
在这小节开头,引用了叔本华的一句话:“要求读书人记住他所读过的一切东西,就像要求一个人把他所吃过的东西都储存在体内是一样的荒谬。”
是的,几乎没有人能把读过的东西都记住,一是没可能,二是没必要。
面对连篇累牍的出版物和浩如烟海的网页,聪明的做法是厘清记忆的本质。
”什么是记忆的本质?”
亚里士多德在《论记忆与追忆》中就回答了这个问题。作者将这些观点归纳为下面四点:
一、所谓记忆(memor),隐含着一种对时间流失的认知。
二、因此所有有能力认知时间流逝的动物,都有memory,也可以有remember。
三、但是动物之中只有人类,有能力不但可以remember,还可以recollect。
四、人类之中,拥有大量memory的人并不等同于善于recollect的人。通常,拥有大量memoey的人,心思比较迟缓;善于recollect的人,心思比较灵活。
上述内容中分别用了memor.remember.recollect.collect四个英文单词,我查了一下,它们大概对应的汉语意思是记忆、追忆、调取记忆、整理)。
不知道作者为什么在此处一直用要用四个英文单词来表述自己的观点,我觉得汉语也完全可以表达清楚这几层意思。
如果仔细琢磨一下,就会发现,记忆、追忆、整理、调取记忆这四种大脑活动,恰好是递进关系。记忆是一种原始积累,追忆则是对所积累的信息的读取和巩固,整理则是在记忆巩固的基础上进行的分类与排序,是为了下一步顺利调取做好准备。而作者整理了亚里士多德的观点之后,所强调的就是,我们应该努力具备调取记忆的能力。
作者把大脑比喻为电脑的CPU,把一些可供利用的媒介比喻为各类外挂存储器。他强调,要想好好的利用大脑,首先要厘清大脑的定位,以及哪些是需要大脑去记忆和读取的,哪些是可以由各类外挂设备来代替记忆的。只有反复训练这样的能力,才有可能高效利用大脑。
作者不无可惜地说,我们经历过的学校教育,是训练我们把大脑中最珍贵的CPU当硬盘来用了,不能区别二者的结果就是:大脑不能适当地收集有效的信息,就更谈不上有效地读取它们,记忆的东西越多,思维越混乱。
看到这里,我想到有些人用电脑,总爱一股脑儿把东西都存在CPU运行需要的c盘,结果,电脑运行日渐缓慢,出错、死机,也就是迟早的事了。人脑和电脑的这个特点是有相似之处的,简而言之,就是:要掌握让大脑高效思维的方法,保持大脑高效清晰,而不是用各种知识和信息占满它的空间。
美学大师、教育家朱光潜说:“读书是要清算过去人类成就的总账,把几千年的人类思想经验在短促的几十年内重温一遍,把过去亿万人辛苦获来的知识教训集中到一个人身上去受用。”
面对这样的庞杂,朱光潜的方法是:做卡片,类似于图书馆里的目录索引。这样的好处是系统化和条理化。
想想看,当一个人积累了一定数量的索引卡片,就相当于他掌握了很多条路径,这时,他想到哪儿去,就有了方向,而根据这些索引,图书馆、博物馆等场所的资料,就成了成全他最有用的工具。这时,整个图书馆都成了他大脑CPU最好用的外挂硬盘。而现在的时代,互联网上的海量数据,更是一个超级外挂,关键就看你怎么运用你的大脑CPU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