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我第一次认识到,我给家人的太少了”
时尚集团总裁苏芒近日递交辞呈,官微上午发博证实情况属实。
苏芒早在15年11月刊的《时尚芭莎》中就提到:
你需要把让自己能够幸福的要素都列出来—事业、财富、感情、精神生活、健康、家庭,什么能够给你带来幸福感的比例,之后你才能够理性地知道,什么样的比例,你会最觉得自己的人生是完美的。
现在看来,她找到了合适的比例。
游走于时尚圈的“女魔头”苏芒,一直以来给公众的印象都是:气场强大,工作狂。辞职的消息传出后,网上甚至有这样的言论:人脉和资源攒够了,要单干了。真相却是:
尽管苏芒本人并未发声,不过结合公开的辞职信和这张朋友圈截图,我们大致可以推断出来,她只是想花更多时间陪伴家人。毕竟“子欲养而亲不待”的滋味谁都不愿意品尝。
因为足够优秀,所有尚能谈舍谈得。放弃的也许是众人艳羡的职位,可是与至亲之人的共处时光,却是为时已晚之后,花费多少金钱都买不回来的。
2
曾经读到过郭敬明的一段文字,大概是讲,自己之所以这么拼命,这么在乎物质,只是想给父母最好的照顾,不想将来父母老了生了大病,却因为经济拮据只能放弃希望。
我想这也是大多数为人子女的心声。
老家的三爷爷过世前,给儿子打电话,想见儿子最后一面。拖家带口在外打工的伯伯,因为当天工地太忙上边不肯放人,虽然后来买了第二天的火车票,可赶回来后还是迟了。
记得那时自己还很小,不懂为什么这个远方来的伯伯一迈进门槛,就跪倒在烛火摇曳的灵堂里嚎啕大哭。我从没听过那样撕心裂肺的哭声,三爷爷就这么一个儿子,临走前一直问:回来了吗?回来了吗?
十几年过去了,当初生活拮据的伯伯,在自己的奋斗下,终于在曾经的陌生城市安家落户,也培养出一双好儿女。
前年春节,老家亲戚都回到祖宅过年。不知道怎么聊起了这件事,这么多年过去了,伯伯还是红了眼眶。看他故作轻松地说:当年真是对不起我爹。众人都替他叹息。
3
最怕一生碌碌无为,还安慰自己平凡可贵。
上个月和朋友小聚,她抱怨自己现在的工作又苦又累。
“我真不知道该怎么办了,活着好难。累得像狗似的,还整天挨批,上个月迟到了一回居然扣了我一整天的薪水。”朋友愁眉不展,唉声叹气。
认识五年,我们也算知根知底。我很清楚她的情况,老家在十八线小城,爸爸是煤矿工人,早年出了事故,腿脚不利索,一直给一家小厂子守夜。妈妈为了多赚点钱供她和弟弟读书,一边给商场打扫卫生,一边给人家做帮厨。
“我妈现在还是两份工,一个月就挣两千多点。我想让她别干了,可是我现在连自己都养不活。”朋友的泪在眼眶里打转。
我太理解这是一种什么样的压力与焦虑了。可是,就因为变得优秀很难,所以才不是人人都是精英,人人都能梦想成真啊。
我不知道怎么安慰朋友,这偌大的城市里,几多欢喜几多愁呢?后来我们买了好些啤酒,在街头喝得烂醉。我懂她只是过早经历了太多艰难,才会有这样的无助时刻。醉一场,第二天又会踩着高跟鞋,挤最早班的地铁,然后八百米冲刺打卡上班。
我一直喜欢王尔德的一句话,尽管这里面夹杂了太多物欲:
我年青时以为金钱至上,而今年事已迈,发现果真如此。
对于我们这样的人,只能相信,足够努力,就会足够幸运。撑不下去的时候,只能对自己说,再撑一小会儿,天就亮了。也许对于一部分更为幸运的人,退一步是现世安稳。可是对于一无所有的人来说,退一步只能是万丈深渊。
请相信,万水千山的坚持,总会换来一场峰回路转。虽然你并不知道,你到底要走多久,要走多远,才能遇上。可你只能一往无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