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身边一些朋友为了寻求内心的田园时光和认为在大城市自己再没有大跨步的进展了,尤其是到了30岁的男生,辞职离开了北京。
但是过了3-6个月又回来了,他们虽然没有主动告诉他们回来了,但是忽然有一天在朋友圈你看到他们在北京的动态。
离开
那时候送他们走的时候,一起喝酒,就问为何一定要走?
你是女生,可能还有很多机会,大不了嫁一个不错的,就好了,但是我们做为男生,压力大到即使找到老婆,孩子上学还是要回去。
同学和我一样,17岁来北京读书,实习,工作。一呆就是10几年。在职场上的确是一路小跑,在不断的攀升,最高到副总裁,最差也是个经理的。大部分都是在总监的位置上已经三四年,年薪在50-80万。差不多都是一套房产,一部车子。
那套房子也是自己刚刚开始在职场上工资开始攀升的时候买的,存个2-3年,家里再添点,就在家乡购置了。说着等着钱再多点,把自己手的房子给买了再换到北京,但是,但是。。。还没有等到,就等到了政策,认房子又认贷款。一下子成了二套居民,让这些小青年看着居高的70%的首付,尼玛长挂嘴边了。
车子就更不好讲了,摇号摇了这么多年,等来的都是下次再摇的机会,挂着老家的牌子,穿梭在需要这个车代步的时候,只能让它睡觉的,脸贴脸,屁股对屁股的地铁里。再精致的妆容,擦的再亮的皮鞋,再你下地铁的那刻都是“下次多睡会,费那事儿”的自我安慰里。
虽然薪资这些年好像是不断攀升,但是需要你去拿这些血汗钱维系的人情久太多了,下属、合作伙伴、偶尔还要给上级,每天24小时待机,有时候累了看到老板发来的微信,都不敢看,怕被老板看见“你正在输入”,但是你又不想回复,只能装傻的等一会再看,但是这一会都是再琢磨用什么理由说“不好意思老板,刚才在干什么,干什么。。。”。
最近的996吵的很凶,其实我们的第一反应,有什么意义,大佬们不吵着过概念,我们已经是早6晚2了。费那口舌的意义是什么呢?
同学说:我很累,累到没有女朋友,谈一个都没有时间陪人家,人家就嫌你眼里只有工作了。不是我眼里只有工作,是我们何曾有机会让自己真正的停下来呢?
另一个朋友说:我从毕业在国企呆着,工资就是那个工资,到了30岁了,我还是什么都没有。也不是怪北京不给机会,而是为了寻求更多的可能性,离开试试吧,起码还是可以去家乡跑马圈个地儿,或是陪陪父母。”
我们累了,30多岁被企业嫌弃是大龄,被父母嫌弃没有正事不结婚,被自己嫌弃世界那么大从来不给自己机会创造更多可能性。
回来
现在又回来了,只能问下关系比较铁的,为何?
他们说我们也不想回来,但是只有真正离开过以后才知道家乡真的容不下你的灵魂,更容不下你的身躯。
回到家以后,第一个月绝对抱着满腹的理想,我可以开个店啊,我可以像网红一样把老家的宅基地给修正一下,变成自己喜欢的样子,然后再开一个店,不赚大钱,但是总是有现金流就好了。
拿着手里积攒的几十万,家里人都会因为你的回来高兴,父母也会知冷知热的关心你。不到一个礼拜,父母就开始有了焦虑,你这样不能总呆着呀,即使自己没有呆着,都在看网红装修的风格,也在看在家乡开什么店合适,但是。。。。我们回去的家乡是人情更多的地方,今天父母让你去这个表姐家参加生日宴,明天参加侄子的家长会。。。。这都不算,当你刚想把你的想法装修成网红店,父母就反对了,你还没有结婚,还有很多的地方需要钱,然后你的七大姑八大姨都知道你不上班了,就开始指指点点,“一定是混不下去了”,“这样怎么行,坐吃山空啊”,“穿的流里流气的,不怕人家笑话”,“你看你的小学同学,都有两个孩子了,我这什么时候看到下辈人啊”。。。
每天听到的除了听到这家怎么样了,就是那家又是什么的八卦,然后就是一段段被七大姑八大姨嘲笑自己的段子。。。
在大城市我们是一个孤独的影子,而到了老家就变成乌合之众的“大家”。
再说说工作,本来打算开店,首先自己本身就没有这些货源渠道,再者自己勘测完以后好的地段都被占据,就这么勘测着,身边这些七大姑们咂舌着,父母担心赔钱就变成了最大的绊脚石。托人找工作就变成了一件很大的事情,父母背着自己把钱花了,却要等!办事的人说具体不好说,可能是明天,可能是明年,后来自己知道后,默默下定决心还是适合去能容下梦想的大城市,而不是再这像寄生虫一样等待被分配。
另一个做会计的朋友说倒是没有闲着,回家后就工作了,但是环境和大家的认知真的不是一个层次,就像是你是用函数的算数人,人家非让你用算盘拨珠子。
再说下房子,家里都是五线城市了,买个房子只能买到期房,房价比北京周边都贵,1万多一平,做为一个有点常识的人来说,这样的房价正常吗?就算正常,我的收入回到老家只有三四千啊。原来以为大城市容不下身躯,现在才知道家乡的房价也是嫌弃我了。
也许是我的同学矫情了,习惯了大城市的生活节奏,到了三十多岁也不愿意去适应家乡的“人情面子”。
也许有的同学回家乡没有感觉到这些问题,但是不得不说不管在哪生活,我们起码要活着,总是希望活出自己想活的样子,成为一个独立的自己。
老生常谈:
大城市的机会是多些,见识也多些,那就要接受那些孤独。
小城市的田园是很诗意,那也需要接受那些“外音噪杂”,不问西东。
祝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