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产经·大数据每天写1000字
「种草心理学」你朋友圈的草,长的有多高?

「种草心理学」你朋友圈的草,长的有多高?

作者: 78acbc82dee9 | 来源:发表于2018-05-10 15:58 被阅读23次

    近段时间,“种草”一词似乎又热起来了。而现代人每天的生活,似乎都是在“种草”与“拔草”间互相转化。

    什么是“种草”、“拔草”?

    “种草”源自于“长草”一词的演变,早于08年前后就曾出现,那是微博等一批社交媒体大众化的年代,直至公众号繁盛的15年又出现一波小高潮。

    草的装饰性和绿化效果是其价值所在。而草的特点是易生长,只要具备条件,如阳光、雨水、土壤等,就生长得极快。但是它的根很浅,不像参天大树那样难以拔起。

    现如今,“种草”已被约定俗成为“把一样事物推荐给另一个人,让另一个人喜欢这样事物”的过程。反之,我们不难理解“长草”、“拔草”的概念了。

    泛鸡汤时代的“种草”乱象!

    看到一则故事:鹰活到40岁的时候,一切功能都已经退化,在这个时刻,鹰要么选择等死,要么选择重生。若选择重生,它要拔掉指甲,让长出新的爪子;拔掉羽毛,待重新羽冠;喙击岩石,直到脱落以再生。这一残忍的过程历时150天,而熬过了这150天,它就可以重新长空翱翔三十年。

    稍微理性的人都可以看出这事儿有大bug,不科学。然鹅故事还是很励志的有木有,犹如凤凰涅槃重生,给很多痛苦中的人一丝新曙光。所以很多人追求的只是后者,并反问:“精卫填海”、“愚公移山”也要去考证真实性和科学道理吗?

    网络的便捷传播,特别是移动互联网的裂变式分享,在“快餐”文化熏陶下的你可以不假思索的分享一切。目的可能是为了把好的东西与朋友共享,也可能只是为了展示信息获得领先别人一步。如此,即使不是购物狂的你,相信也一定有过被“种草”的经历。

    “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

    “人不能永远只为别人打工”

    “二十岁的你还在花着父母的钱,而我已经自食其力在创业”

    “不要问我赚多少,当你问这句话的时候,你的思想还停留在给别人打工的阶段,应该问自己你想挣多少!”

    ......

    移动支付时代的红利,让消费路径极速缩短,从“种草”到 “拔草”可能就是几分钟的事。一旦草长的过于茂盛,其绊脚和滋生害虫等反作用就慢慢体现。

    现今,你还一如当初的不断刷新着朋友圈吗?是不是也很怕看到好友的“亲测有效”、“善待自己”、“拿走不谢”等霸屏?

    “种草”已经成为新时代消费主义的象征,网友说得好:“爱上一片草原,就怕兜里没钱。”

    “种草”是一种先天本能

    人是模仿动物,虽然“种草”一词年岁尚幼,但它的根底却天然地生长在人类的文化基因里。

    1、消费模仿定律

    在社会学的视域下,模仿是最基本的社会现象之一,也是人类作为社会性动物的本能。法国社会学家塔尔德曾在其《模仿律》一书中提出三个模仿定律,即“下降律”、“几何级数律”、“先内后外律”。被津津乐道的“种草”,同样可以与上述三条模仿律无缝对接:

    人们倾向于模仿具有更高社会地位和更好时尚品位的人;

    “种草”常常始于跟风,时兴的“种草”也总是自带爆点和流量;

    在人们更熟悉的领域,对那些认可度更高的人或事物,人们的“种草”意愿表现得更为强烈。

    2、模仿的深层动机是认同——“买了这个你就跟我一样”

    生活中的模仿处处可见,“消费模仿”也被认为是一种普遍的社会消费模式。当消费者认可他人的消费行为并对此产生羡慕和向往时,便会产生仿效和重复他人行为的倾向,而模仿者也能在仿效的过程中获得愉悦。

    继续深挖一层,模仿的根源在于认同——被熟人种草是源于长期累积的信任,对方的人品、品位以及双方融洽的交往关系都在为商品的品质背书;而网红之所以带货则是因为屏幕上光鲜的形象营造出一种“买了这个你就跟我一样”的美好幻象,使人获得某种象征性的身份跃迁。

    社群经济下,如何拨开“众草”见“芳华”?

    1、真假鸡汤,用心灵去感受真实

    鸡汤固然是能量之源,虽然我自己也喜欢喝鸡汤,不过记忆中那应该有妈妈的味道。速食鸡汤很多仅仅只是放了一袋“鸡精”,甚至有时候还会根据个人口味撒点“鸡血”,这般汤貌似有其味实则没多大营养,品多了会齁。

    我想大家肯定都已经反感了类似“是中国人就转”的汤文,口味的变化也让酿制鸡汤的主儿们与时俱进,会把张爱玲林徽因的情感鸡汤、马云莫言的成功学鸡汤奉献大家。嘘,其实你应该知道,太多人刷着朋友圈的目的更是为了了解你的近况,而非来此这顺一碗汤走。

    你分享的那些味道,自己品味过其纯正与否?不要做了汤主的搬砖工,却苦了朋友们呷一口毒汤,甚至付出大额的汤费钱。

    2、清晰定位,追求个性化的自我

    无论是某宝或度娘搜索“XX同款”,结果都能拉出很长的一列。所谓需求催生市场,若非太多的追星或怕“扯了后腿”,仅仅一个同式样又如何能成爆款?爆款只是在物质上蜂拥而至的求购体现,那么热捧的泛娱乐化偶像剧、真人秀、恶搞视频,就是精神和文化层面的快餐式集中取食。

    舌尖”对于很多即使不是吃货人来说也并不陌生,特别是“舌尖2”以2.57%的收视率超越了同时段所有节目,这正是速食时代人们对独特味蕾刺激渴望与追求的体现。抛却物质的独特追求,我们更多的需要为自己的精神财富开立属于自己的储存账户。不要当问及特长时,你答复仅仅是“吃货”二字。

    草一直在顽强生长,“种草”还是“拔草”都为了让绿化更美丽,但你要使好力!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种草心理学」你朋友圈的草,长的有多高?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ettd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