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想法社会热点@IT·互联网
小心!别成为活在“茧房”里的人

小心!别成为活在“茧房”里的人

作者: 方思辰 | 来源:发表于2018-04-14 07:38 被阅读96次
小心!别成为活在“茧房”里的人

—01—

最近一段时间以来,互联网行业似乎在面临倒春寒。

整顿、关停等字眼不时见诸报端,许多热门的手机APP被点名批评,责令整改。

大数据是个技术活、机器算法也是一门新兴技术,掌握这门技术人大都月入数万。

这些词汇、人员似乎离普通人很远,但却每时每刻发生在我们身上。

你有没有发现:

如果你想了解一些信息资讯,你就会上网搜索。

当你第二次打开操作界面时,系统会自动推送上次相关的信息。

很多资讯类平台第一次启动时,都会让用户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话题。

这一行为就已经把用户画像圈定在了平台自己设置的范围之内。

系统背后的机器记住了你的兴趣偏好,于是你越看越来劲儿,越看越兴奋,你已经沉醉在里面了。


—02—

于是经常有人会说:某某APP有毒,会让人上瘾,我玩了两个小时还想继续看。

于是你陷入了自己编织的“房子”,你以为世界就是这样,因为你很难再看到其他信息了

美国教授桑斯坦指出:

在信息传播中,因公众自身的信息需求并非全方位的,公众只注意自己选择的东西和使自己愉悦的通讯领域,久而久之,会将自身桎梏于像蚕茧一般的“茧房”中。

他把这种现象称为“信息房茧”。

活在媒介无处不在的世界里,有时候必须知道一些传播学的知识。

信息茧房,在个人层面,阻碍了个人的全面发展,造成了个人对现实世界认识的失真;

在社会层面,群体极化引发网络暴力,对公共秩序造成破坏,信息壁垒促使社会分化,

导致社会整体价值观的离散甚至缺失,妨碍现实社会基本共识的达成。

按需服务、按兴趣服务,这是很多信息资讯提供商所使用的法则,这样可以带来更长的停留时间,收割更多流量。

小心!别成为活在“茧房”里的人

—03—

还有一个名词叫作“回声效应”。

一个相对封闭的环境上,一些意见相近的声音不断重复,并以夸张或其他扭曲形式重复,令到处于相对封闭环境中的大多数人认为这些扭曲的故事就是事实的全部。

换句话说——我们所获取的一切信息都在支持已有的知识与观点。

那么,内容获取便不再作开拓视野之用,你我反而会在汲取内容的爽感之中,收窄眼界,固步自封。

个性化推荐阅读,带来了很大的便利性,但也将大众带入了危险边缘——视野收窄,自己正在变成井底之蛙。

时下,很多内容App已经把个性化推荐当做标配工具:豆瓣、一点资讯、快手,从视频到文字,一时之间,用技术做内容蔚然成风。

小心!别成为活在“茧房”里的人

—04—

大数据分析你的兴趣点,机器算法不断学习你的偏好,不断给你推送你感兴趣的内容。

于是你感觉欲罢不能,不知不觉在手机上消磨了大半时间。

这方面头条系大概是做的最强的,在短短几年内用户达到数亿人级别,用户平均停留时间高达七十六分钟。

人都是多面的,有高雅的时候,也有观看某些低俗内容的时候。

如果你第一次打开APP ,看了一些低俗搞笑的内容,比如“社会摇”,以后你看的绝大多数内容都是低俗的。

你每天开车上下班,你关心汽油价格,于是看了汽油价格的新闻,以后看的多数也会是与汽油价格有关的内容。

在精准的用户画像里,算法自动过滤了异样的声音,你只看到自己喜欢,但同时也杜绝了给你惊喜的可能。

在经过有关部门的整顿后,很多资讯类APP已经顶置了许多时政类或正能量新闻。

这既是传播新闻需要,也是打破信息茧房的手段之一。


—05—

物极必反,如果矫枉过正,如果我们的APP里面全是一种声音,全是一种情调,又会让人陷入“回声效应”。

不同的意见、不一样的表达方式,才能让一个人学会思考,受到教育提升。

只是,个性化推荐阅读、按兴趣推荐的方式不会消失,这是内容提供商追求最大化商业利益所决定的。

打破这种茧房,百度的做法值得一看。

为了构建一个健康的阅读小环境,百度采用了“搜+推”的模式。

基于搜索优势,用“人找信息+信息找人”的方式来把用户真实需求的内容进行定向智能推荐。

这只是技术上的措施。

作为一个活在信息爆炸时代的人,必需要知道有这样一种“信息茧房”的存在,才可能避免成为一个井底之蛙。


相关文章

  • 小心!别成为活在“茧房”里的人

    —01— 最近一段时间以来,互联网行业似乎在面临倒春寒。 整顿、关停等字眼不时见诸报端,许多热门的手机APP被点名...

  • 《穷爸爸富爸爸》启示01 应付真实的世界

    我们生活在茧房里,直到有一天茧房破败……或者我们破茧而出 小时候父母总会尽最大的努力为孩子构建一个避风的港湾。小心...

  • 小心信息茧房

    在网上看到一句话,那就是在玩儿知乎的都是985,玩儿b站的都很努力,玩儿微博的都是负能量爆棚,因为上面都是人间疾苦...

  • 真正成熟的人,不会沉溺于自己的情绪

    别活在别人眼里,也别活在自己的情绪里,才是为人处世的智慧。真正成熟的人,不会沉溺于自己的情绪,也不会活在狭隘的认知...

  • 学习和提升

    别活在别人眼里,也别活在自己的情绪里,才是为人处世的智慧。真正成熟的人,不会沉溺于自己的情绪,也不会活在狭隘的认知...

  • 别总活在自己的人设里

    有些电视剧为了快速地塑造人物形象,通常会给每个主演设定一个特定的性格。女主角开朗活泼,那她不管干什么事都得风风火火...

  • 现实的人啊,别活在概念里

    在昨天罗胖的跨年演讲里,尤其打动人的一句话便是:真实的世界里,并不存在抽象的两难选择。 确实,在抽象的概念里,好坏...

  • “信息茧房”需要防范

    读了很多有关“信息茧房”的论文,不禁对“信息茧房”的概念深有体会。 “信息茧房”光从字面上看很好理解。 在信息爆炸...

  • 随感而发

    别活在别人眼里,也别活在自己的情绪里,这才是为人处世的智慧 真正成熟的人,不会沉溺于自己的情绪,也不会活在狭隘的认...

  • 茧房

    你坐在前朝的地方 经营着今生的过往 我坐在后排 看着你鸡汤中的夕阳 蚕在窗户织网 我要了瓶思想 酒馆很大,人来人往...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小心!别成为活在“茧房”里的人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euoh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