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的内七篇,是他的思想精华所在。
他建议,摆脱肢体,除去聪明,离开形骸,消解知识,同化于万物相通的境界。简单来说,就是做到形如稿木、心如死灰,身体如同枯了的木头,心智如同燃烧后冷掉的灰。什么意思呢?没有欲望和执着了,完全不受外物的干扰和影响,求得心灵的平静和自由。要达到这种境界,必须经过修行,一步步地放弃、排斥、超越人间的各种欲望,对生命的限制一一加以突破,到最后把生命转化到“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的境界。
这时候,人就能逍遥游于天地之间,与“道”合一,永恒常在。
鲲化为鹏,就是生命的转化。这是庄子一再强调的。每一个人都有向上转化提升的可能,既从身到心、到灵,一层层上升,到最后你需要的东西越少,你就越自越自由。
我们年轻的时候,总觉得需要各种条件才能快乐,年纪愈大,愈提升、转化,需要的条件愈少,到最后完全不需要任何条件,活着就感到很快乐了。《逍遥游》整篇都在告诉我们,人的身、心、灵怎样提升和转化,从而进入一种理想的状,叫做“无待”,也就是没有等待。因为有所求,必有所待。如果无所求,就能“无待”,真的无待,到处皆可逍遥。
比如旅游,不是一定要去九寨沟或者黄山,才能欣赏美景。如果用一种审美的眼光看待万物,到了任何地方都会觉得无一不美。
庄子认为,人的生命本来有各种条件的限制,但要慢慢转化突破,最后成为大鹏鸟,可以毫不费力地自由飞翔。这里“大”字是个关键,意思是敞开心胸,容纳万物。
――摘录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