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今年31岁,有一个近四岁的儿子,最近正在从公务员岗位上辞职,9月份去读一个没什么“钱”途的专业的博士。
我的妈妈,在她33岁之前,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她在十七八岁的时候参加了高考,差几分没被录取,因为家庭条件限制,她选择了不去复读,而是写信告诉我的姥爷说要在农业大学创造出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
后来她和同是高中毕业的爸爸订婚,有一个条件是爸爸要和她一起自学考中专和大专,后来他们俩都拿到了中专文凭。同时自学了大专的课程,只是最后没拿到文凭,具体原因我忘记了。
因为学历和对农业的钻研,我爸妈同时成为了乡镇上的农业技术员,但是这并不是什么正式的工作,后来因为政策原因,也没做了。
后来我妈妈尝试在家里养兔子、养蜗牛、在村里的集市上转买转卖大米,尝试各种致富之路,还被评为某一年全省的三八红旗手,但我们家的日子依然过的并不富裕。
在我读小学一年级的时候,我爸妈决定种菜,把我们家的五亩多地全部种上蔬菜,还搭了一个不大的蔬菜大棚。种菜很辛苦,相比粮食作物,需要付出更多的劳力、心力和技术。爸妈在没日没夜的劳作之外,还需要每天凌晨三四点起床去集市上卖菜,卖的不顺利的话还需要走村串户叫卖,直到把蔬菜卖的差不多了才能回家。记得那些年我们家每天都是吃卖剩下的菜,我们姐弟三个人也要经常帮着做事,择菜、绑成捆、薅草,力所能及的事情都要做。我们三个都是五岁开始学习做饭、洗衣服、照顾自己。
因为我爸妈他们俩都是没能考上大学的,所以他们非常期待我们能好好读书,考上大学,我妈妈尤其是这样,高考是她心中最大的遗憾,这遗憾随着她人生的流转,并没有变弱,反倒一直加强。我们村的小学教育质量很差,加上我被老师体罚等各种原因,小学二年级我们就转校去了另一个村里的小学读书。随着我姐姐、我、我弟弟三个人入学的时间加长,我妈越发觉得好的教育的重要性,记得小时候放学和假期,除了干活就是写作业,除了老师留的作业,还要写妈妈安排的额外作业。那几年因为河南超高的出生率,教师紧缺,县里办了两年制的师范中专,我妈妈听到消息后,决定要去读书,那年我妈妈33岁,我姐姐10岁、我9岁、我弟弟7岁。
很多年的时间里,我一直在想,那时的她经历了什么样的心理挣扎,尤其是这几年,在我有了再去读书的想法之后,我反反复复地去想她当时的心态,以及她做决定的心路历程。她怎么舍得抛下我们三个去读书,还要面对他人不理解的闲言碎语。我也不敢去问,问了她肯定最后又是泣不成声,这是妈妈每次回忆过去的必然结果。
那两年,每到不下雨的周五下午,妈妈都会骑着自行车回家,陪我们两天,再在周日下午骑车回学校,单程需要骑两个半小时。印象里最深的是她急速而去的背影和归来时被风吹乱的短发和灿烂的笑脸。
我不太记得那两年的生活是怎么度过的,也忘记了爸爸是如何熬过又当爹又当妈的那两年的,我同样没有去问,因为我爸是一个不太记得苦难的人,再苦的日子他唱首歌就开心了。
后来她毕业的时候要交上岗费,好像是一万五千块钱,那是1999年。不过她和爸爸还是狠下心交了钱,我妈妈如愿成为了一名小学老师,刚开始的工资一个月几百块钱。但是那一年我和姐姐升了初中,她也没能教我们,只教了一年弟弟。
我妈妈深信“读书改变命运”和“活到老学到老”,即使她五十多岁了,依然在坚持接纳新鲜的事物,了解新的时势。她虽然并没有成功到常人所理解的大富大贵,但却因为她的努力和奋斗,我们姐弟三人都不用再回去种地。
我在2016年底坚定考博和读博的想法,直到2018年6月份开始正式准备,我用了将近两年的时间思考如何安置我的儿子、他会不会因为我的读书而留下什么心理阴影、如何安排家里的生活等等的问题,直到今天,我依然有些怕面对与儿子的长期分离。
客观来说,妈妈当时做出选择的背景比我当下的处境更难,她有三个孩子,没有公婆帮忙照顾家里,完全只能靠爸爸一个人。但是她最终还是去做了,我想更多的是因为改善我们三个教育环境的决心。
我们姐弟三人在后来成长的过程中都面临了或多或少的心理困境,不能说与那两年妈妈的不在家没有关系。但是我们也都明白,她那时的选择是对的,尽管那么难,也付出了一定的代价。我害怕我儿子在未来面对类似的心理困境,所以很长一段时间我不敢下定决心。
很多年里,我最怕成为妈妈那样的女人,她很刚硬,没有传统性别定义里的温柔如水。但是很多年过去,我发现,恰恰是如她一般的刚硬、好学、坚持奋斗和抗争,使我成为了今天的我,我在某种程度上成为了另一个她。她也一直是我的偶像,在潜意识里,我其实一直很想成为她那样的女人,敢于承担责任、突破传统、坚持努力、永不放弃以及保持学习。
庆幸的是,我的性格与她相比,也进行了更新迭代。我在今天做出读书这个选择也有了更多有利的背景,我儿子的奶奶可以给他无微不至的生活照顾,我的老公可以给他陪伴,幼儿园生活也使他开心,这些都给了我很好的机会去迎接我的挑战和未来。
我大概还会不断思考她去读书时的心态,面临困难时的解决方法,在我以后的读书生涯里。这是一笔精神财富,会给予我源源不断的动力,提醒我,在人生的每一个阶段都要敢于突破,哪怕不能成为一个“标准的好女人”,也还是能成为自己所认为的“合格的妈妈”,改变自己的命运和生活,可以给儿子更好的成长、教育环境,也为了成为自己更努力地去奋斗。
加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