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在公司内部进行了一次读书分享活动,虽然准备了很长时间,但是面对很多人的时候还是会紧张,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很多想说的话都没有说。非常感谢同事们的支持和帮助,有你们的积极参与而不至于冷场,同时也给了我几分信心。
我本来是要分享关于读书的经验和方法,因为这个话题太大而时间有限,无法详细展开,所以我后续会再安排时间进行分享。
我最想分享的观点是读书不是目的,而是想通过读书实现自我成长,这就需要一种理论来指导。读书是有方法的,不止是方法,更是一种理论体系,比如如何选书,什么书该精读,什么书该泛读,什么书该略读。读了很多,但是会忘,这就涉及到知识管理,没有时间读书,这涉及到时间管理,读书太慢,如何快速阅读。
我们对于一个事物的理解有三个过程,首先,了解这是个什么东西(What),其次,弄清楚为什么会是这样(Why),最后,在我们对这个事物进行充分的认识后再产生行动的依据即如何去做(How)。读书这件事也不例外, 我们先要知道读书是什么,读书最原始的目的就是获得信息,如果是对我们有用的信息便是知识,懂得运用知识便有了能力,而书的种类繁多,质量参差不齐,于是便有了如何读书的问题。
关于读书与思考
□ 我们的社会氛围太过功利,不重视自身乐趣。没有养成对读书的热爱是很遗憾的,人生中少了很多乐趣。
□ 要开发大家读书的乐趣就要让大家有选择的自由,能接触各种类型、风格的图书,在这样宽泛的阅读当中,一个人才能发现自己的兴趣、培养起自己的读书兴趣。
□ 读完书以后要和人交流,要经常去卖弄,跟别人吹牛,这能帮助你记住书里面的东西。
□ 你记下你怎么想的,你再想的时候就像登台阶一样走得更高了,而不是像拉磨一样在转圈。
读完书要和人交流、要会“卖弄”
只有经过广泛的阅读你才能够发现你自己,知道自己读书的乐趣、研究的乐趣在什么地方。此前我们为什么没有培养起读书的乐趣?是因为我们的教育太狭窄,是因为让我们看的书都是服务于“科举”的。那么要开发大家的乐趣就是要反其道而行之,让大家有选择的自由,能接触各种类型、风格的图书,在这样宽泛的阅读当中,一个人才能发现自己的兴趣、培养起自己的读书兴趣。
当然,只是知道了方法而没有行动,并没什么卵用。就像有句话说的:“知道了这么多道理却还是过不好这一生”。改变的本身还要落实到行动,没有做事之前我们先学习理论来掌握方法,通过更多的实践经验不断优化我们的理论体系,即使所谓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持续的行动才会产生改变,就是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说道最后,开始做比什么都重要,身体和灵魂,总有一个在路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