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礼

作者: 安宜J | 来源:发表于2023-11-29 23:20 被阅读0次
风景

见字如面,信息的交流已经是视频及语音了,简明扼要直抒胸臆,再没了深思熟虑的婉转,不需要漫长的等待,一切都是简单的纯粹的概要说明,少了文字通信时起承转合的意蕴。

对面小姑娘说起要给远方表妹写信,通过邮局寄走,就很好奇,现在还存在这么个地方?还可以这样子表情达意?联系要靠书写来传递情感似乎是遥远的事情,在跃然纸上时说的话是铺垫的美好,怎样都有一个过滤的程序。好奇这样的交流是在这个快餐时代反而别有新意呢?

当然,见字如面的时代还是有值得回味的绵长悠远的存续也是很不错的体验。

相关文章

  • 一步错,步步错

    诚,礼,仁,信

  • 信礼论

    所谓信,人言者也。谓人者,立于天地间,常思天地之变化、查万物之纲纪、辨人生之本始;谓言者,人口所出、心之所想、文...

  • 不学礼,无以立: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子曰:“不学《礼》,无以立。”,翻译成现代语言就是,孔子说,不学习《礼》,就没法立足于社会。 “仁、义、礼、智、信...

  • 学而第一13

    ——有子曰:“信近於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 由信及义,由恭及礼。

  • 【缘悟】五德对身体和关系的影响

    五行:金、木、水、火、土 五德:仁、义、礼、智、信 五德养性,是指根据“仁、义、礼、智、信”来养自己的“性”。 肝...

  • 恭近于礼

    有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 李零先生认为,“信近于义”、“恭近于礼...

  • 论语第十三天

    有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 有子的观点的是信和礼是做...

  • 道、德、仁、义、礼为什么是一体的——论语贯通68

    《道德经》的“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义、礼、智、信”是历来文人讨论、争论的话题。道家对孔子的仁、义、礼、智、信也...

  • 必也正名乎(江前进)

    孔子儒家学说的核心思想是“仁、义、礼、智、信、恕、忠、孝、悌”。而在“礼”中,主张克己复礼,首/尤重“必也...

  • 谁缚汝?

    隋开皇十二年(592),有位沙弥,名道信,十四岁,前来礼谒三祖僧璨大师。 初礼三祖,道信禅师便问:“愿和尚...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信礼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fafg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