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的“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义、礼、智、信”是历来文人讨论、争论的话题。道家对孔子的仁、义、礼、智、信也有很多批评的说法,那么背后真实的原因是什么呢?我觉得应该对这五个概念进行介定。
我们现在拿《素书》的概念来探讨一下。“夫道、德、仁、义、礼五者,一体也。道者,人之所蹈,使万物不知其所由。德者,人之所得,使万物各得其所欲。仁者,人之所亲,有慈慧恻隐之心,以遂其生成。义者,人之所宜,赏善罚恶,以立功立事。礼者,人之所履,夙兴夜寐,以成人伦之序。 ”
最关键的是第一句话,“夫道、德、仁、义、礼五者,一体也”。
为什么是一体的,我们在进入《论语》后半部的讨论时,就能理解这句话的重要性。孔子提倡中道的智慧,提倡中和之道 ,就源于“道德仁义礼五者一体”这个基本的立足,都是以道为归依的。所以孔子说“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以道为志向和归依的。如果没有这五者一体的基础,这句话就不能成立。中和,中和于什么?中和于道。
我们只有理解这一点后,才能理解,在《论语》中,孔子对“仁、义、礼、智、信”的探讨,最后都是以道为归依的,都是从基础人伦层面的讨论,然后提高到形而上的道的层面的讨论。这是《论语》在探讨“仁、义、礼、智、信”这五个概念时的一种规律。这个概念颇与佛家”一即一切、一切即一”道理相通!其实,真理就一个,只是立足点不同,哪里会真有儒佛之分!这些区分只是在形成宗派后人为造成的!孔子同一时代,东西方都出圣人,表达不同而己,又哪真有区别!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