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时常在想,同样是人,为什么大家做事的结果最后会有那么大的差别呢?
同样是减肥,你会看到有人成功,从胖子变成一个帅哥美女,有的人确一直寻找更好方法,不断经历反弹。
同样是写作,有的人写成了百万大V,有的人写几天就放弃了。
同样是学一门技能,有的人一年后靠技能成功升职加薪,有的人还在新手期徘徊。
这是为什么呢?难道我们每个人真的天生不一样?
在稻盛和夫《斗魂》一书中写道:
成功人士和非成功人士之差,不过薄纸一张。没有获得成功的人未必都是敷衍了事之辈,事实上,其中不少人有诚意、有热情,工作努力,在这些方面,他们与成功人士没有什么区别,尽管如此,有的人成功了,有的人却失败了。实际上,两者之间看似只有一层薄纸之差,实则是一层不易突破的壁障。
这个“差”是什么?那就是是坚韧性和忍耐力。失败人士在遭遇壁障的时候,一开始就认定壁障无法突破。换句话讲,他们努力是努力了,但努力到一定程度就停止了。这种人碰到障碍时总会寻找适当的借口,停止努力。
要实现看起来不可能实现的事情,必须付出坚韧不拔的努力,必须打破自己头脑里的既成概念。“只能做到这一步了”,如果持有这种顽固的既有观念,就不可能突破壁障。但如果能够突破壁障,就能达至成功。
也就是说,我们做事成功与否,在能力差不多的情况下,关键在于我们能否坚持到底,在没有收到反馈的时候,能否按计划持续行动。
这让我想起了个故事。有人组织了一场徒步比赛,邀请了世界上众多的徒步爱好者,从起点到终点有3000公里,不限时间,徒步走到终点,谁用的时间短就获胜。他们观察到徒步者有三种类型,第一种类型是随机漫步型,天气好、心情好就多走点,状态不好就少走点,这类人走到终点基本上要花上8个月时间;第二种类型是热情递减型,刚开始几天很兴奋,走得远远领先,但是后面热情退却,就走得很慢,这类人到达终点一般要花7个月时间;第三种类型是固定计划型,也就是不管今天天气好坏,心情好坏,不管状态怎们样,我今天就只走20公里,不多也不少,结果这类人5个月就走到了终点。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持续做一件事,不是盲目的靠心情,靠状态去做,而应该提前制定好计划,每天就把计划内的任务完成,这样更容易坚持下去,最终走到终点。
具体我们做一件事应该怎么做呢?我觉得就是做好三定:定总量、定时间、定任务量,把需要靠意志力和坚韧忍耐的大事情划分成每天做的小事。拿跑步来举例子,定量就是我这个月想要跑100公里;定时间就是06:00起床,06:20出门跑步,定任务量就是如果这个月要跑100公里,那我每天就只跑3.5公里。每天虽然看似做的不多,但只要时间一长,你的目标就会自然而然达到。跑步如此,做其他事情也是一个道理。
我是钟生,和我一起跑步读书,终身成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