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伢赞
信息大爆炸时代,人们获取各类消息更便利了,或者说哪怕你不主动去搜索,大数据也会给你推送各类热点话题。时事热点不断,看的人眼花缭乱,但凡你点开一个看一看,后续会源源不断的给你推送相关信息。
最近很少看新闻了,架不住新媒体不断推送,后疫情时代整个都是焦虑不安的状态。就业压力,生活压力,人们的容忍度也变低了。厌童及厌老的新闻层出不穷,尤其是高铁上,在狭窄的空间,婴幼儿感到不适哭闹,家长也哄不好的,就会招来埋怨。在信息化时代,声大就有理吗?甚至有人建议家长应该将哭闹的婴幼儿带到高铁两节车厢连接处哄好再回来,虽然能理解成人想要安静的空间,但是哭闹的婴幼儿有时真是哄不好的。其实,公共场合有些成人制造的影响可比婴幼儿大多了,随意坐躺,大声打电话,公放视频和音乐……以上的行为没见几个人去阻止,却对怀抱婴幼儿的妈妈和哭闹的婴幼儿不能容忍。搁在以前这不是新闻,现在却是大家申讨的现象。的确,现实中有一些熊孩子和熊家长让人头疼不已,但是千千万万个孩子和家长,熊的只占少部分,怎能以偏概全?也许咱们自己就是婴幼儿的家长,也许咱们的亲朋好友就是婴幼儿家长,熊的却是极少。
就像大家讨论的老人变坏了还是坏人变老了,厌老情绪也是激愤不已。百分之九十九的人家中都有老人吧,不管是自己的爸爸妈妈,外公外婆还是爷爷奶奶等,抑或是自己。这些老人真如网上所说“倚老卖老”、“为老不尊”吗?网上所申讨的老人,也只是现实中的一小部分人。
少子化、老年化的时代到来,对于老幼这类弱势群体,需要社会给予宽松的生存环境。而现在,一些媒体为了吸引流量,夸大内容,博人眼球。让我们这些处在压力下的中青年与老为敌,视幼为猛虎。不少孩童妈妈表示,带孩子出去是提心吊胆的。这种感觉我很能理解,前段时间带兄弟俩坐高铁,他两之前没坐过,看着沿路的风景,兄弟俩兴奋的一直叨叨的说话。就连正常的说话我都怕打扰到别人休息,会引来他人不满。我时不时提醒他们休息一会儿,不要一直说。小孩子不比成人,越是不让他做什么,他越是想做什么。这下更是完蛋了,急的我想给他们两拳。他两与我打起来,不是他两哭,就该我咆哮了。兄弟俩怕爸爸,需要孩子爸厉声喝止,爸爸不在的话,别人要是磨叨他两,哥两会激烈反击。这还是五六岁的孩子,要是更小的孩子,更是不好哄。
如今,生活水平越来越好,人们却越来越浮躁了,24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大家一起努力实现。希望这样的时事热点少些,有爱的事儿多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