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如何做出最好的选择?这里说的不是做出好选择,而是做出最好的选择。决策心理学就认为,人在面临选择的时候通常会采用一种满意原则,而不是最优原则。啥叫满意原则呢?就是说人会从自己最熟悉的待选项开始逐一的考察。如果考察到一个满足自己内心标准的选项,就会采纳这个选项,余下的就会直接放弃,不会去考虑。所以我们在做选择的时候并不是像我们想象中的对比所有的选项,然后挑出一个最好的。
这么说,我们一个人会不会做出一个尽量好的选择,其实跟他采纳的标准有很大的关系。比如说我们现在要找一家餐厅吃饭,现在我们就可以把附近的餐厅由近及远的这样一二三四五过一遍,我们做到心里有数。如果我们内心的标准是找到一家能填饱肚子的店就行,那我们就很可能会选离自己最近的第一家店,其他的店都不考虑。如果我们对这个店铺的标准再加上一条,比如说这个店铺一定要卫生、干净,那我们很可能就会挑一个环境好的店。那要是再加一条呢,说除了卫生干净,性价比高,还要好吃,这个时候我们就会在五家店里面综合考虑来选一家最好的。那工作其实也是一样,我们想找一个能糊口的工作和我们想找一份能实现自我价值又能糊口的工作,我们做出的选择是完全不一样的。
这说明啥?说明要想找到一个好东西,首先就要有一颗想找到好东西的心,得给自己设立一个很高的标准才行。一个很厉害的人,他的标准通常是来自自己的内心。但是我们大多数人的标准会随着周围的环境来改变,我们会不自觉地适应周围的环境,减少自身与环境的冲突。就像在一个周围都是流氓的这么一个环境下,如果你整天抱着一本书看,那你一定是会被别人嘲笑的。所以给自己的内心设立高标准是做出好选择的第一步。
那么下一步呢?就是尽量扩大自己的可选项。我们通常在遇到一个问题的时候,会在脑子里面本能地跳出两三种解决方式。其实这个时候我们就可以想一想,一定是有更多、更巧妙、更合理的解决办法,只是我们不知道罢了。那为啥我们就是看不到这些更多的选项呢?一方面其实就是我们自身的知识边界的限制,其实就是我们自身的见识、经验、知识是有限的,我们不知道这些信息罢了。另外一个方面,这是因为我们脑袋里面常常预设了很多隐含假设,这都是我们的思想壁垒。
那怎么样打破这些思维壁垒呢?作者给我们提供了三个工具。第一个叫做目标悬置。其实简单点说,就是在时间不成熟的时候,把这个目标停下来,你放一段时间。这个不是放弃,而是说把它放一放,把它悬置一段时间,等时机成熟了再开始做。斯坦福大学在2015年的时候就开始了这么一个学制改革制度,它把传统的连续四年制学习改成了终身可以多次进出学校的六年制学习,这就是一次目标悬置的尝试。这个尝试有啥好处呢?它可以立马让拿文凭不再是一件紧急的事情,而变成了一个和工作、生活可以交替展开的这么一件事。
第二个叫做能力嫁接。其实就是能力的迁移。我们现在的知识体系是越分越细,这种细分有时候会成为解决实际问题的一个利器,但是有时候它也会给我们的思维带来阻碍,容易把我们的想法框定在一个很窄的领域。
第三个叫做特性改造。其实就是想办法让工作变成游戏,变得有趣,变得好玩,变成爱好。其实根据这个心理理论,让一个事情变得好玩其实特别简单,只需要凑足三个条件就可以了。明确的目标、适当的难度和及时的反馈。你看这三个,首先得有特别明确的目标,你要知道你干嘛。其次,要有适当的难度,这个难度要比你自身的能力高那么一点点,但不能高太多,高太多你自己就办不到,就会产生挫败感;也不能低很多,低很多你觉得这个事情太简单,太无聊,不会产生挑战的欲望。第三个就是及时的反馈。及时的反馈特别重要,它会让你持续地关注在这件事情上,持续地给你带来成就感。如果你想让自己做的事情变得有趣,进入一种不费力的专注状态,那么只需要往这三个方向上靠就可以了。
那我们当然可以大胆地重组时间,让理想和现实兼顾而且又不冲突,可以寻找到两个选择之间的连接点,把能力嫁接过去。还可以把要做的事情进行特性改造,把工作变成爱好,把爱好变成事业。总之,一个厉害的人他永远不会放弃找到更多的选择,因为最好的选择往往来自于更高目标指引下的我们的创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