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宝妈提问:
我家女儿哪哪都挺好
就是对家人脾气不算太好
在外面很有礼貌
在家里面对我还好
对着她爸爸总是没有好脸色
这是什么情况?
插图:电影《佛罗里达乐园》
我询问这位妈妈具体事情,她说:
就是昨天晚上,她爸爸提醒了个什么事情,她很不耐烦的说:"我知道了啊,你好烦啊。”说完回房间嘭的一声关上门。我当时正在收桌子,觉得她这样不好,想进去和她问问,她爸拦着我说算了,小事情,我们小时候不也对父母这样过......
我还是觉得这样不好,又不知道该怎样和女儿沟通,所以问问您。
01
从这位妈妈描述丈夫和女儿的互动,听到这位爸爸说我们小时候也这样过来的,我在想,这位孩子平时应该是懂得用什么样的语气和态度说话,为什么还要选择这样摔门、用难听的话、伤人的态度伤爸爸?她是否觉得因为和爸爸沟通不顺畅,不听她的意见,所以用这种方式宣泄不满,可事实上,家人只是被牵引着只看到了发脾气,看不到她为什么不满了。
想到个之前碰到同类型的例子,分享给大家:
一天,12岁的lily放学回家,很烦躁的进门扔下书包。
妈妈:怎么啦?
lily:你看到老师通知了吧,今天出测试成绩,我没考好。你肯定会说我的。
妈妈:不会啊,我没有介意,没考好下次考好就是了。
lily:那为什么每次我考不好的时候你都要发脾气?
妈妈:我哪有那样子,是你自己失望,心里不舒服,迁怒我吧。
女儿听到这里,哭了起来,跑回房间,晚饭都不愿出来吃。尽管妈妈知道,女儿自己没有承认失望,反而转过头来责备妈妈,不好。但是,指出这一点并和女儿就事论事让女儿情绪激发。
问题出在哪里?
02
孩子讨厌父母的说教,讨厌喋喋不休、讨厌批评,他们觉得爸妈对他们的说教太多了,仔细看上面妈妈和女儿的对话,或者想想日常生活中我们和孩子发生争执时的对话,会发现,二方都几乎不去仔细听对方在说什么,他们各说各话,一方充满了批评和指令,另一方全是否认和争辩,这种沟通是缺乏技巧的。
这个技巧就是:
1、同时照顾孩子和父母的自尊
2、先说出表示理解的话,再提出建议或意见。
当孩子处于强烈的情感中时,他们不想听到任何批评的话,他们不接受任何意见,他们只是希望我们能懂他们心里想什么,希望我们明白他们在那个特别时候的心情。
有趣的是,他们希望不用完全说出自己的遭遇,家长就能理解他们,他们只透露一点点,剩下的要我们去猜。
一位家长刚进门,孩子从房间冲出来抱怨作业太多,家长说:“学生的任务就是学习,作业是检测和巩固的一种方式,你们的作业又不是针对某一个人布置的,你就是懒,不要再抱怨,赶紧去做作业。”
这个回应方式熟悉吗?
当家长试图讲清道理的告诉孩子,孩子的反应是什么?
被说服?乖乖的回去写作业?
no,他会烦躁的回去房间,心想:我再也不跟她说这个事情了,我妈妈和老师一样讨厌。
雯雯说
“这样想是不对的”,是我们想告诉孩子的,但这句话并不能平息孩子强烈的情绪,禁止并不能使情绪平息。
只有听他们说话的人接受他们的想法,并表示同情和理解,他们的强烈情绪才会减弱,身上的尖刺才会消失。
希望各位家长和孩子的关系就像泰戈尔这首诗描述的一样:
让我的爱
像阳光一样包围你
而又给你
光辉灿烂的自由
Tips:看后觉得内容有用,欢迎转发给你爱的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