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章的公交风波,源于上一章乔伯年在路上看到的挤公交情景。作为一位优秀的领导干部,敏锐的洞察力和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本领,真的很重要。
乔伯年刚一上任,就抓住交通这个点,以此打开工作局面,这是睿智的表现,更是务实主义的体现。
张生民,这位副秘书长拿出伺候前任领导的看家本领,有一点风吹草动就大张旗鼓地抓新闻热点,千方百计为省委书记树立光辉形象。可是这一次他又错了。伴君如伴虎,一朝君子一朝臣,他是深有体会。他发现自己所有的努力在这位新任省委书记面前,都是画蛇添足,他不知道怎样干活了。他的大脑指挥他,一定要改变,不然就要被淘汰了。
乔伯年带领着一群领导干部,混在普通人群中去等公交。遭遇了久等不来、公交甩站、一连多辆、上车埃挤、该停不停、买票被骂、险些挨打等一系列不公平待遇。谁会想到一个小小的公交车售票员能那么嚣张,态度恶劣,口出狂言,谁会想到公交司机会停车打架?谁给他们的权利?
本章中描写的挤公交那段,我是深有体会。我在市里上班时,每天都穿着平底运动鞋,随时准备追车。在车上,被挤成照片毫不夸张。甩站、不停、久等不来常有发生。我上学的时候,还有一次因为月票上的章有些模糊,就被售票员强行带到车队处罚的经历。我吓得不轻,车队领导跟学校教务处核实之后才把我放回去。那位售票员虽然没有像本章中写的那样要打我,但他板着脸抓着我的袖子不让我下车,一直拉进公交车队,又把我扯进领导办公室,说我的月票是伪造的,要狠狠地罚我时,我差点就哭了。幸好车队领导是一位四十多岁的阿姨,她看到我的样子,又仔细看了我的月票,没说什么就去给我的学校负责这块事情的老师打电话了。
后来我才知道,原来真的有学生伪造月票。那时候的学生月票是由学校教务处从公交公司领回来许多空白月票,哪个班级需要多少就去教务处领多少,学生自己粘贴好,再去公交公司交钱盖章。那个蓝色的椭圆形齐缝章会不偏不倚一边一半地压在照片和月票的票面上。有些高明的学生会用蓝色墨水笔沿着照片上的半个圈在新月票上画满另外半个圈,肉眼看上去跟真没什么区别。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省下十块钱。我当然不敢这样做,一是没有那么聪明的脑瓜,二是没有那么好的绘画技术,可我却当了他们的替罪羊,这事想起来就怄火。
乔伯年带领大家体验了一回公交乱象,就像他说的,开了一次现场办公会。他本想通过挤公交这件事,由交通入手,全面改变市内各种公共服务事业的落后面貌。可是他还是失望了。因为市委书记秦富功,还是做了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蠢事,没能完全领会乔书记的意图。从这件事来看,乔伯年的工作阻力有多大,他要想改变一群人的惯性思维,有所创新,有所突破地干事情,得有多难。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