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访的分化和心智化能力差,好像到现在成年仍然不能独立的个体,背负很多代际问题,在父母身边关系中,也存在三角化的情况。
每一个家庭都要打下各自的烙印,都要复制。代际传递理论上是会逐渐削减的,但前提是不再添新料。
在处理来访大量的创伤时,是可以分阶段的,要看来访的人生走到了哪个阶段、聚焦在哪里。咨询本身也是阶段性的,有的时候可能就是陪来访一程。
来访的难点在于其现在不是一个独立的人,来访被欠了很多的债,情感的债务和实际的债务,身在这样一个系统当中,来访是很难抽身出来的,如果来访持续退行,甚至可以影响其社会功能。
而面对其中一个“债主”妈妈的即将离世,一方面来访可能因为无法再讨债而增加了对妈妈这个“债主”的愤怒,另一方面来访可能因为害怕是自己的恨导致了妈妈的死亡而生出的愧疚,而这两者的冲突,会让来访非常纠结和痛苦。
防御大多数的时候都是发生在无意识当中的。来访还未表达愤怒的攻击性,第一种可能性是时间还未到;第二种可能性没有发自内心地信任一个外人。
在咨询工作中,咨询师可能会要面临这样一个情况:有的时候可能给来访带来了希望,最终的结果却导致来访更痛苦。
咨询师在呈现来访的内心感受时,喜欢使用“我”来代替来访,这很容易让来访产生混淆,在咨询当中,除非是在很自然地成为来访的“嘴替”时可以使用“我”来代替来访,其他时候最好用“你”,这样不仅让来访更清晰,还可以增强来访的心智化功能。
咨询师如果不能判断来访属于什么人格类型时,咨询师最好是别写,不要轻易地去下定义和做结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