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书和实践的过程中,我产生一个疑问?该不该做五年计划?
对于国家而言,正是一个又一个五年规划,我们才能实现弯道超车,用短短三十几年的时间,就跑完了西方发达国家上百年的发展历程!
可见,对于国家发展而言,五年规划是十分必要的!
那么对于个人而言呢?五年计划能否发挥作用呢?
初次听闻“五年计划”是通过文具,一种日程本,可以写下五年的日记,一天一问,每天回答日记上的问题,感受变化中的自己。后来看一些视频,文章等,也多多少少地接触到五年计划。
![](https://img.haomeiwen.com/i13234669/4653c8b0ba891a57.png)
五年计划是一个很大的规划,囊括很多的方面:工作、家庭、个人成长、阅读、旅行、理财等等,我认为它的核心要义在于去想象五年后的自己,然后一步步倒推到现在,这样你就能明白要做什么,并且一步步地朝着你的目标迈进。
不过我最近读《早起魔法》这本书,这本书的第五章讲“丢掉年度目标”
![](https://img.haomeiwen.com/i13234669/41ee4837eccadf9f.png)
书中有几段话我觉得很有道理,我放在下面,供各位品读:
我们深信有“充足的时间”来完成这个项目,所以随便推迟一下工期也没有关系。可问题是,今天就是昨天的明天。现在的我们只不过活在过去的幻想中。昨天的你可能想着今天还有时间。而今天的你又觉得还有明天。这是本性,在所难免。
当你仅凭空想为遥远的未来提前做计划的时候,你是在埋没自己的潜能。你会因为恐惧而畏缩不前,更糟的是,如果那些空想太过平庸和无聊,还会让你提不起任何兴趣投身行动。
当你超前计划自己的人生时,通常脑海中的未来过于理想化,忽视了前方的困难和障碍,从而错失了真正摆在眼前的机遇。就像是用微弱的手电光照射又深又黑的坑洞,你几乎看不到前面到底有什么,只能凭空猜测无法触及的未知。
你将生活规划得越长远,就不得不做更多的事情来填补时间上的空白。再加上接受了太多与自己目标不一致的项目,就会导致你没有时间在重要的目标上努力付出。试图通过提前计划好未来的一切来实现人生的宏伟目标,归根结底是行不通的。
事实上,在我制定计划的时候,我有同样的感觉。
比如说在年初,我希望今年可以练字,但直到现在,2020年过去了超过三分之一,我还没有开始练字。因为第一这不是我目前的主要任务,第二,我认为下半年还有时间,但我们都明白,每一段时间都有新的任务出现,一直拖延下去的结果就是等到deadline发现还没有开始做!
五年规划的好处在于它可以让你富有激情,但他的缺点也是显而易见的,我们知道计划总是赶不上变化,计划考研可能会失败不得已工作,计划结婚可能另一半并不配合。人生很难去规划,我们连下周要做什么都不敢完全保证,更何况是一年五年呢?
但是,这是不是意味着没有必要做“长期规划”呢?
我不认为如此,长期的规划从某种意义上讲是对自己的拷问,是探寻真实内心的必经之路,如果你只考虑现在,考虑一周一个月,那你很可能忽视掉长期的发展。
就像是走直线,眼睛盯着目标的人哪怕每一步歪歪扭扭有所偏差,但总体还是一条直线,但是盯着脚下的人就不知道会走向什么样的方向。
与此同时,我也知道,我们中的一部分包括我其实没有一个真正明确可行的目标,我们要么大胆地想象过于理想化的目标,要么畏畏缩缩怀疑自己的潜能,而不确定性会加剧这个问题,这也是长期规划低效的原因。
五年太过遥远,因此,在五年计划的基础上,我们还需要一些短期的目标,我们需要一套有效的目标实现体系把这些清单上的梦想转变为现实,而现在,我们必须专注于解决眼前最重要的事情。
在我看来,专注是一种极简态度的体现,排除任何的干扰因素,只专注于一件事情,这也意味着我们要不断精简我们的目标,太多的目标会让人分心而精疲力竭。“仰望星空、脚踏实地”这句优美精悍的话语中蕴含着人生的道理。
越是当我们庸庸碌碌,无所事事的时候,越要仰望星空,展望理想的未来,越是忧心忡忡,焦虑难熬的时候,越要脚踏实地,把眼前的事情做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