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觉醒禅
南怀瑾先生:知识只是一方面,还要透过知识建立另一个东西

南怀瑾先生:知识只是一方面,还要透过知识建立另一个东西

作者: 崇南書院 | 来源:发表于2019-07-24 08:35 被阅读7次

南怀瑾先生:知识只是一方面,还要透过知识建立另一个东西

南怀瑾先生:知识只是一方面,还要透过知识建立另一个东西 南怀瑾先生:知识只是一方面,还要透过知识建立另一个东西 南怀瑾先生:知识只是一方面,还要透过知识建立另一个东西 南怀瑾先生:知识只是一方面,还要透过知识建立另一个东西

子夏曰:百工居肆以成其事,君子学以致其道。

子夏说,社会上各种做工艺的,自己必须有一工艺场地,才能专心做成他的事情。知识分子的求学,首先要认识,学术知识是一回事情,透过知识还要建立一个东西,这个东西无以名之,称它为道。一切学问为了道而学,知识学问都是为了培植这个道,知识并不就是道。道是什么呢?这个问题就像仁一样,讨论起来就大了,就麻烦了。我们可以简单地分三方面来讲:有它的体,有它的相,有它的用。体就是中心,形而上的。相就是它的现象,譬如全部四书所讲的关于人生的行为思想,都是道的相,这个相为达到人生目的就是用。这是简单的解释道的体、相、用。如果严格讲起来太多了,这里不发挥。

——《论语别裁》

所有的中国文化,上下五千年,包括诸子百家,文化来源就是一个“道”字,所以讲,中国文化的中心要点就是一个“道”字。这个“道”字是广义的,现在的话说是宏观的,不只属于道家的“道”,诸子百家,我们几千年文化,都在“道”的这个范围里头所包含的。首先我们研究老子《道德经》认清楚这个要点,很重要。所谓后来讲的儒释道三家,那是南北朝唐宋以后的话,那是微观的、狭义的。广义的“道”是如此的广阔,岂止容纳百川,超越于形上形下的,这是中国文化的精神之道。

——《为“国际道德经论坛”献言》

“太上”等于《易经·系传》上的:“形而上者之谓道”。现在我们讲中国哲学,有“形而上”三个字,是译自西方名词,但采用《易经》中的观念。“形而上者之谓道”,是说万物尚未生长以前,名之为道。“形而下者之谓器”,是说有形象的万般事物生长起来了,各式各样,五花八门不可胜数,就叫“器世界”——物理世界。形成物理世界之前,名之为“道”,《易经》称为“形而上”。

——《老子他说》

道是道,德是德。道是指明心见性之体,德是指明心见性以后的入世起用,也就是“盛德之至”。在佛家而言,就是功德圆满,学道有成就智慧圆满。

——《孟子与尽心篇》

“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这四个阶段,是宇宙万物生命的根本,生生不已。中国道家的思想文化,把这个生命的根本叫做道。在西方哲学上可以说是形而上的那个本体,宗教家叫它是上帝,或者是主宰,或叫做神,叫做如来、真如、佛,很多的代名词。中国文化中的代名有两种,一种叫道或者叫它天,还有一个用数理的代名叫做易,实际上都是同一个东西。

“道生之”,道为体,有体必有用,就是本身具备了这个生命的功能。但必须要加上“德”,“德”是用来保养它、培养它的,即所谓“德畜之”。有“道”没有“德”来保养,这个“道”就不可能修成。我们看佛家以及其他比较宗教的书,讲到“道”时,都要注重行为的道德;没有行为的道德,“道”是修不成功的。换句话说,我们一个人打坐修道,除了坐而言之,坐而定之,还要起而行之。所以道德行为是修道的基础。子思在《中庸》上说,“苟无其德,不敢作礼乐焉”,没有真正的善行,没有道德的成就,那个“道”是修不成的,所以“道生之,德畜之”。“道”便是生命“生”的力量,等于有了动力能源。但是这个能源,如果没有相当的工具去好好把握它,就会被浪费掉了。要想把这个能源用得适当,就是“德畜之”。

体和用两方面何时起作用呢?“物形之,势成之”,宇宙万有的这些物质,是“道”与“德”形成的形象而已,有其第三种功用,所以有体有用,然后生出了万物的形象。形成万有形象以后,就构成了“势”,那是一股力量,形成了一种生命,完成一个生命的所需。比如一颗种子,种在泥土里,这是“道生之”,但是必须要得到日光、空气、水来培养他,这就是“德畜之”。慢慢这颗种子由泥土中抽芽,开花而结果,最后我们可以吃到果实如苹果、芒果等,是为“物形之”。但是今天种下一颗种子,不是明天就得到果实,必须要有一个力量形成,那就是“势成之”。慢慢地形成,慢慢地成长,所以在其用上,“势”有极重要的地位。

——《老子他说(续集)》

相关文章

  • 南怀瑾先生:知识只是一方面,还要透过知识建立另一个东西

    南怀瑾先生:知识只是一方面,还要透过知识建立另一个东西 子夏曰:百工居肆以成其事,君子学以致其道。 子夏说,社会上...

  • 学问与做人

    南怀瑾先生说,孔孟儒家的学问在于做人做事,文学好只是文学好,只能算知识渊博。 做人好,做事对,就是没有读过书,也算...

  • 如何搭建知识体系

    公众号L先生说《建立知识体系,这份指南就够了》输出 知识体系是什么? 是大量的知识,有序的结构 一般我们学一样东西...

  • RIA便签打卡练习 day1 1群4组101号

    R:把知识拆为己用,就能从一个成功走向另一个成功 I:学习知识,不只是知道,记住就可以了,还要把知识联系到自己的经...

  • 信眼开朗则见道

    要了解净土法门,知识是不能缺少的,需要从知识来了解,但还要透过知识进入信仰的层面。一旦进入信仰,就不需要知识了。人...

  • 【每天一条成长笔记】如何构建知识体系?

    原文:如何建立知识体系? 建立知识与知识的联系,寻找知识的相关性。 建立知识与现实的联系,寻找现象来解释知识理论。...

  • 实践报告感想

    透过这次实战演练PPT,我收获了很多,一方面学习到了许多以前没学过的专业知识与知识的应用,另一方面还提高了自己动手...

  • 朋友圈的尖子生——李叫兽(二)

    如何打造自己的知识体系? 一、建立知识之间的联系 当你看到一个有用的知识,不要光想着“有道理”,还要进一步的思考“...

  • 对佛学的看法

    之前看过《南怀瑾的16堂佛学课》,南怀瑾老先生不愧是大师,把令人费解的佛家知识用通俗的语言表现出来,使我受益匪浅。...

  • 跟着笔记侠学习做笔记之学习笔记

    第一课:知识整理背后的思维逻辑 一、如何建立自己的知识体系 建立知识与知识之间的联系,建立知识与现实的联系,要知道...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南怀瑾先生:知识只是一方面,还要透过知识建立另一个东西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fltr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