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茶艺课,看到茶艺老师很疲惫的样子,也没有化妆,脑海中跳出想法无数。老师是不是很累,我要不要说些什么,要不要问候一下等等。整个上午,我没有问出口,也没有其他具体的行为,当然,影响了我的上课的专注力。
跟朋友说起这个,朋友说,因为我潜意识其实是想要获得更好的服务的,希望茶艺师精神很好地来上课,可是这样的想法又有些说不出口,于是,本来责怪的意识拐了个弯,变成了同情和怜悯。
自己仔细想了一下,确实是这样,日常生活中肯定也有很多跟这样的情形相似的情绪产生。至少这一类的情绪,以后可以多少避免一些了。
看到自己的需求,那就看到呗,看到自己的苛责,那就苛责呗,又不是不能改,等自己真正体会到老师的不易,有了更多的慈悲之心的时候,自然就没有了。下次自己可以想想,可以做些什么,让老师的精神更好一些。或者从心里祝福一下。
看到自己的需求,这些“虚假”的情绪就不会再出现了,知道了之后,也会觉得自己挺“假”的,不知道在高人眼中,是不是也挺“虚伪”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