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资治通鉴》827:李渊忽略了一个规律——解决外敌,即刻内斗

《资治通鉴》827:李渊忽略了一个规律——解决外敌,即刻内斗

作者: 花言大帅 | 来源:发表于2024-09-01 18:41 被阅读0次

学习内容:

李世民被封天策上将

【原文】

河北既平,上以陈君宾为洺州刺史。将军秦武通等将兵屯洺州,欲使分镇东方诸州。又以郑善果等为慰抚大使,就洺州选补山东州县官。

窦建德之败也,其诸将多盗匿库物,及居闾里,暴横为民患,唐官吏以法绳之,或加捶挞,建德故将皆惊惧不安。

高雅贤、王小胡家在洺州,欲窃其家以逃,官吏捕之,雅贤等亡命至贝州。会上征建德故将范愿、董康买、曹湛及雅贤等,

于是愿等相谓曰:“王世充以洛阳降唐,其将相大臣段达、单雄信等皆夷灭。吾属至长安,必不免矣。吾属自十年以来,身经百战,当死久矣,今何惜余生,不以之立事?且夏王得淮安王,遇以客礼,唐得夏王即杀之。吾属皆为夏王所厚,今不为之报仇,将无以见天下之士!”

乃谋作乱,卜之,以刘氏为主吉,因相与之漳南,见建德故将刘雅,以其谋告之。

雅曰:“天下适安定,吾将老于耕桑,不愿复起兵!”众怒,且恐泄其谋,遂杀之。

故汉东公刘黑闼,时屏居漳南,诸将往诣之,告以其谋,黑闼欣然从之。黑闼方种蔬,即杀耕牛,与之共饮食定计,聚众得百人。甲戌,袭漳南县据之。

是时,诸道有事则置行台尚书省,无事则罢之。朝廷闻黑闼作乱,乃置山东道行台于洺州,魏、冀、定、沧并置总管府。

丁丑,以淮安王神通为山东道行台右仆射。

辛巳,襄州道安抚使郭行方攻萧铣鄀州,拔之。

孟海公与窦建德同伏诛,戴州刺史孟啖鬼不自安,挟海公之子义以曹、戴二州反,以禹城令蒋善合为腹心,善合与其左右同谋斩之。

八月丙戌朔,日有食之。

丁亥,命太子安抚北边。

丁酉,刘黑闼陷鄃县,魏州刺史权威、贝州刺史戴元祥与战,皆败死,黑闼悉取其余众及器械。窦建德旧党稍稍出归之,众至二千人,为坛于漳南,祭建德,告以举兵之意,自称大将军。

诏发关中步骑三千,使将军秦武通、定州总管蓝田李玄通击之。又诏幽州总管李艺引兵会击黑闼。

癸卯,突厥寇代州,总管李大恩遣行军总管王孝基拒之,举军皆没。甲辰,进围崞县。乙巳,王孝基自突厥逃归,李大恩众少,据城自守,突厥不敢逼,月余引去。

上以南方寇盗尚多,丙午,以左武候将军张镇周为淮南道行军总管,大将军陈智略为岭南道行军总管,镇抚之。

丁未,刘黑闼陷历亭,执屯卫将军王行敏,使之拜,不可,遂杀之。

初,洛阳既平,徐圆朗请降,拜兖州总管,封鲁郡公。刘黑闼作乱,阴与圆朗通谋。上使葛公盛彦师安集河南,行至任城。辛亥,圆朗执彦师,举兵反。

黑闼以圆朗为大行台元帅,兖、郓、陈、杞、伊、洛、曹、戴等八州豪右皆应之。圆朗厚礼彦师,使作书与其弟,令举虞城降。

彦师为书曰:“吾奉使无状,为贼所擒,为臣不忠,誓之以死。汝善侍老母,勿以吾为念。”

圆朗初色动,而彦师自若。圆朗乃笑曰:“盛将军有壮节,不可杀也。”待之如旧。

河南道安抚大使任瓌行至宋州,属圆朗反,副使柳浚劝瓌退保汴州,瓌笑曰:“柳公何怯也?”圆朗又攻陷楚丘,引兵将围虞城,瓌遣部将崔枢、张公谨自鄢陵帅诸豪右质子百余人守虞城。

浚曰:“枢与公谨皆王世充将,诸州质子父兄皆反,恐必为变。”瓌不应。

枢至虞城,分质子使与土人合队共守城。贼稍近,质子有叛者,枢斩其队帅。于是诸队帅皆惧,各杀其质子,枢不禁,枭其首于门外,遣使白瓌。

瓌阳怒曰:“吾所以使与质子俱者,欲招其父兄耳,何罪而杀之?”退谓浚曰:“吾固知崔枢能办此也。县人既杀质子,与贼深仇,吾何患乎?”贼攻虞城,果不克而去。

初,窦建德以鄱阳崔元逊为深州刺史,及刘黑闼反,元逊与其党数十人谋于野,伏甲士于车中,以禾覆其上,直入听事,自禾中呼噪而出,执刺史裴晞杀之,传首黑闼。

九月乙卯,文登贼帅淳于难请降。置登州,以难为刺史。

突厥寇并州。遣左屯卫大将军窦琮等击之。戊午,突厥寇原州。遣行军总管尉迟敬德等击之。

辛酉,徐圆朗自称鲁王。

隋末,歙州贼汪华据黟、歙等五州,有众一万,自称吴王。甲子,遣使来降,拜歙州总管。

隋末,弋阳卢祖尚纠合壮士以卫乡里,部分严整,群盗畏之。及炀帝遇弑,乡人奉之为光州刺史。时年十九,奉表于皇泰主。及王世充自立,祖尚来降。丙子,以祖尚为光州总管。

己卯,诏括天下户口。

徐圆朗寇济州,治中吴伋论击走之。

癸未,诏以太常乐工皆前代因罪配没,子孙相承,多历年所,良可哀愍,宜并蠲除为民,且令执事,若仕宦入流,勿更追集。

甲申,灵州总管杨师道击突厥,破之。师道,恭仁之弟也。

诏发巴、蜀兵,以赵郡王孝恭为荆湘道行军总管,李靖摄行军长史,统十二总管,自夔州顺流东下。以庐江王瑗为荆郢道行军元帅,出襄州道。黔州刺史田世康出辰州道,黄州总管周法明出夏口道,以击萧铣。

是月,孝恭发夔州。时峡江方涨,诸将请俟水落进军,李靖曰:“兵贵神速。今吾兵始集,铣尚未知,若乘江涨,倏忽抵其城下,掩其不备,此必成擒,不可失也!”孝恭从之。

淮安王神通将关内兵至冀州,与李艺兵合。又发邢、洺、相、魏、恒、赵等兵合五万余人,与刘黑闼战于饶阳城南,布陈十余里。

黑闼众少,依堤单行而陈以当之。会风雪,神通乘风击之,既而风返,神通大败,士马军资失亡三分之二。李艺居西偏,击高雅贤,破之,逐奔数里,闻大军不利,退保槁城。

黑闼就击之,艺亦败,薛万均、万徹皆为所虏,截发驱之。万均兄弟亡归,艺引兵归幽州。黑闼兵势大振。

上以秦王功大,前代官皆不足以称之,特置天策上将,位在王公上。冬十月,以世民为天策上将,领司徒、陕东道大行台尚书令,增邑二万户,仍开天策府,置官属。以齐王元吉为司空。

世民以海内浸平,乃开馆于宫西,延四方文学之士,出教以王府属杜如晦、记室房玄龄、虞世南、文学褚亮、姚思廉、主簿李玄道、参军蔡允恭、薛元敬、颜相时、谘议典签苏勖、天策府从事中郎于志宇、军谘祭酒苏世长、记室薛收、仓曹李守素、国子助教陆德明、孔颖达、信都盖文达、宋州总管府户曹许敬宗,并以本官兼文学馆学士,分为三番,更日直宿,供给珍膳,恩礼优厚。

世民朝谒公事之暇,辄至馆中,引诸学士讨论文籍,或夜分乃寝。又使库直阎立本图像,褚亮为赞,号十八学士。士大夫得预其选者,时人谓之“登瀛洲”。允恭,大宝之弟子。元敬,收之从子。相时,师古之弟。立本,毗之子也。

初,杜如晦为秦王府兵曹参军,俄迁陕州长史。时府僚多补外官,世民患之。

房玄龄曰:“余人不足惜,至于杜如晦,王佐之才,大王欲经营四方,非如晦不可。”

世民惊曰:“微公言,几失之。”即奏为府属。与玄龄常从世民征伐,参谋帷幄,军中多事,如晦剖决如流。

世民每破军克城,诸将佐争取宝货,玄龄独收采人物,致之幕府。又将佐有勇略者,玄龄必与之深相结,使为世民尽死力。

世民每令玄龄入奏事,上叹曰:“玄龄为吾儿陈事,虽隔千里,皆如面谈。”

【原文华译】

1 河北既平,皇帝任命陈君宾为洺州刺史;将军秦武通等将兵屯驻洺州,准备让他分兵镇守东方诸州;又任命郑善果等为慰抚大使,前往洺州,选补山东各州县官员。

2 窦建德败亡后,其诸将多盗匿库物;回到自己家乡之后,又暴横为民患。唐朝官吏将他们绳之以法,或者加以拷打,窦建德故将都惊惧不安。

高雅贤、王小胡家在洺州,打算全家逃亡;官吏追捕,高雅贤等亡命到贝州。正巧皇帝征召窦建德故将范愿、董康买、曹湛及高雅贤等前往京师,

于是范愿等相互说:“王世充以洛阳降唐,其将相大臣段达、单雄信等都被夷灭;我们到了长安,必定不能幸免。我等自十年以来,身经百战,早就该死了;如今何惜余生,不创一番事业?况且夏王(窦建德)当初俘虏了淮安王(李神通),遇以客礼;唐国俘虏了夏王,却即刻将他杀死。我们都为夏王所厚待,如今不为他报仇,何以见天下之士!”于是密谋作乱。

占卜显示,以刘氏为主则吉,于是一起到漳南,见窦建德故将刘雅,把计划告诉他。

刘雅说:“天下刚刚安定,我将老于耕田种桑,不愿再起兵!”众人怒,并且担心他泄露阴谋,于是杀了他。

故汉东公刘黑闼,当时也隐居在漳南;诸将前往见他,告诉他计划,刘黑闼欣然听从。刘黑闼正在种菜,即刻杀了耕牛,与众人饮食定计,聚众得一百人。七月十九日,袭据漳南县城。

当时,全国各道(道,相当于州)有事则设置行台尚书省,无事则撤销。朝廷听闻刘黑闼作乱,于是设置山东道行台于洺州,魏州、冀州、定州、沧州都设置总管府。

七月二十一日,任命淮安王李神通为山东道行台右仆射。

3 七月二十六日,褒州道安抚使郭行方攻打萧铣的鄀州,攻拔。

4 孟海公与窦建德一同伏诛。戴州刺史孟噉鬼不能自安,挟持孟海公之子孟义,以曹州、戴州二州造反,以禹城县令蒋善合为腹心;蒋善合与其左右同谋,将孟噉鬼斩首。

5 八月一日,日食。

6 八月二日,命太子安抚北边。

7 八月十二日,刘黑闼攻陷鄃县。魏州刺史权威、贝州刺史戴元祥出战,都战败阵亡;刘黑闼俘虏缴获了其全部部众及器械。窦建德旧党悄悄出来归附,部众发展到二千人;设坛于漳南,祭奠窦建德,告以举兵之意;刘黑闼自称大将军。

皇帝下诏,发关中步骑兵三千人,命将军秦武通,定州总管、蓝田人李玄通出击;又下诏命幽州总管李艺引兵前往会师,一起攻击刘黑闼。

8 八月十八日,突厥入寇代州,总管李大恩派行军总管王孝基拒战,全军覆没。八月十九日,突厥进兵包围崞县。八月二十日,王孝基从突厥逃归。李大恩兵少,据城自守;突厥不敢逼,过了一个多月,自行撤退离去。

9 八月二十一日,因为南方寇盗尚多,皇帝任命左武候将军张镇周为淮南道行军总管,大将军陈智略为岭南道行军总管,镇抚南方。

10 八月二十二日,刘黑闼攻陷历亭,抓获屯卫将军王行敏,命他下拜;王行敏拒绝,于是被杀。

11 当初,洛阳既平,徐圆朗请降,拜为兖州总管,封鲁郡公。刘黑闼作乱,秘密与徐圆朗通谋。皇帝派葛公盛彦师安集河南,走到任城;八月二十六日,徐圆朗逮捕盛彦师,举兵造反。

刘黑闼任命徐圆朗为大行台元帅,兖州、郓州、陈州、杞州、伊州、洛州、曹州、戴州等八州豪杰都响应他。徐圆朗厚礼盛彦师,让他写信给弟弟,令其献出虞城投降。

盛彦师写信说:“我奉使无状,为贼所擒,为臣不忠,誓之以死;你善侍老母,不要以我为念。”

徐圆朗一看,脸色大变,而盛彦师神色自若。徐圆朗于是笑道:“盛将军有壮节,不可杀也。”待之如旧。

河南道安抚大使任瓌走到宋州,正赶上徐圆朗造反,副使柳濬劝任瓌退保汴州,任瓌笑道:“老柳怎么胆怯了?”

徐圆朗又攻陷楚丘,引兵将要包围虞城。任瓌派部将崔枢、张公谨从鄢陵率诸州豪杰的质子一百余人守虞城。

柳濬说:“崔枢与张公谨都是王世充旧将,诸州质子父兄皆反,恐怕质子们有变。”任瓌不回应。

崔枢到了虞城,分派质子,让他们与本地人合队一起守城。贼兵稍近,质子中有叛变的,崔枢就斩其队帅。于是诸队帅都恐惧,各杀其质子,崔枢也不禁止;把被杀质子首级割下来挂在城门外示众,遣使报告任瓌。

任瓌假装愤怒说:“我之所以让这些质子跟你一起去,是要他们招降他们的父兄。他们有什么罪,你要杀了他们?!”退下来对柳濬说:“我就知道崔枢能办这事。虞城人既杀了质子,与贼结下深仇,我还担心什么?”贼军攻打虞城,果然不克而去。

12 当初,窦建德任命鄱阳人崔元逊为深州刺史。等到刘黑闼造反,崔元逊与其党羽数十人在野外聚集密谋,埋伏甲士于车中,上面覆盖禾苗,装扮为农民,直接进入听事厅,从禾苗中呼噪而出,抓住刺史裴晞杀死,将首级送给刘黑闼。

13 九月一日,文登贼帅淳于难请降;朝廷设置登州,任命淳于难为刺史。

14 突厥入寇并州;朝廷派左屯卫大将军窦琮等迎击。

九月四日,突厥入寇原州;朝廷派行军总管尉迟敬德等迎战。

15 九月七日,徐圆朗自称鲁王。

16 隋末,歙州贼帅汪华占据黟州、歙州等五州,有部众一万,自称吴王。九月十日,遣使来降;拜为歙州总管。

17 隋末,弋阳人卢祖尚纠合壮士以保卫乡里,组织严整,群盗都畏惧他。后来,隋炀帝遇弑,乡人奉卢祖尚为光州刺史;时年十九岁,奉表于皇泰主杨侗。等到王世充自立,卢祖尚降唐;九月二十二日,朝廷任命卢祖尚为光州总管。

18 九月二十五日,皇帝下诏,调查天下户口。

19 徐圆朗入寇济州,被治中吴伋论击退。

20 九月二十九日,皇帝下诏说,太常乐工都是前朝因为犯罪发配的,子孙相承,已经很多年了,让人哀愍;现一律恢复平民身份。并且下令说,如果他们当中有人已经当官的,不要再追查他们的出身。

21 九月三十日,灵州总管杨师道攻击突厥,击破。杨师道,是杨恭仁的弟弟。

22 皇帝下诏,征发巴、蜀士兵,任命赵郡王李孝恭为荆湘道行军总管,李靖摄理行军长史,统率十二总管,自夔州顺流东下;任命庐江王李瑗为荆郢道行军元帅,从襄州道出发;黔州刺史田世康从辰州道出发,黄州总管周法明从夏口道出发,攻击萧铣。

本月,李孝恭从夔州出师。当时峡江正在涨水,诸将建议等水势稍缓再进军,李靖说:“兵贵神速。现在我们的军队刚刚集结,萧铣还不知道消息;如果乘着涨水,倏忽之间直抵其城下,攻其不备,必定将他擒获。机不可失!”李孝恭听从。

23 淮安王李神通率领关内兵抵达冀州,与李艺会师。又征发邢州、洺州、相州、魏州、恒州、赵州等州兵合共五万余人,与刘黑闼战于饶阳城南,布阵十余里;

刘黑闼兵少,背靠河堤,列阵只能排成一行。正巧风雪交加,李神通乘风出击;一会儿工夫,风向转为逆风,李神通大败,士马、军资失亡三分之二。李艺居于西侧,攻击高雅贤,击破;追杀数里,听闻大军不利,退保藁城。

刘黑闼前往攻击,李艺也战败,薛万均、薛万彻都被俘虏。刘黑闼剪掉他们的头发,驱使他们做工。薛万均兄弟逃回,李艺引兵回幽州。刘黑闼兵势大振。

24 皇帝因为秦王李世民功大,前代官职都不足以配得上他,特别设置天策上将,位在王公之上。冬,十月,册封李世民为天策上将,兼领司徒、陕东道大行台尚书令,增加封邑二万户,仍开天策府,设置官属。以齐王李元吉为司空。

李世民认为全国已经逐渐太平,于是开馆于宫西,延揽四方文学之士。李世民下令,以王府属杜如晦、记室房玄龄、虞世南,文学褚亮、姚思廉,主簿李玄道,参军蔡允恭、薛元敬、颜相时,咨议典签苏勖,天策府从事中郎于志宇,军咨祭酒苏世长,记室薛收,仓曹李守素,国子助教陆德明、孔颖达,信都人盖文达,宋州总管府户曹许敬宗,都以本官职兼任文学馆学士;分为三班,每隔一天到文学馆住宿,供给精美膳食,恩礼优厚。

李世民朝谒公事之暇,就到馆中,与诸学士讨论文籍,有时到午夜时分才就寝。又命库直阎立本给各学士画像,褚亮撰写赞辞,号称十八学士。士大夫能进入文学馆的,时人称之为“登瀛洲”。蔡允恭,是蔡大宝的弟弟的儿子;薛元敬,是薛收的侄子;颜相时,是颜师古的弟弟;阎立本,是阎毘之子。

当初,杜如晦为秦王府兵曹参军,不久迁任陕州长史。当时天策将军府的幕僚很多都被皇帝补缺外派去做地方官,李世民很忧虑。

房玄龄说:“其他人不足为惜,至于杜如晦,是王佐之才;大王想要经营四方,非杜如晦不可。”

李世民惊道:“如果不是你的话,我差点就把他放走了。”即刻上奏皇帝,留下他为府属。

杜如晦与房玄龄经常跟从李世民征伐,参谋帷幄;军中多事,杜如晦剖决如流。李世民每次破军克城,诸将佐争取宝货,唯独房玄龄注意收揽人才,安排在幕府。又,将佐有勇略的,房玄龄必定与之深相结交,让他为李世民尽死力。

李世民每次让房玄龄入宫奏事,皇帝都叹息说:“房玄龄替我儿来汇报事情,虽然相隔千里,就跟面谈一样。”


【学以致用】

01,有些秘密是不能听的

就像刘雅这类情况,

当他听到了这类掉脑袋的秘密,不管他的态度如何,他都已经参与其中了

接着就是选择与谁为敌的问题了。

要么与高雅贤等人一起造反,要么就是告状。

他只有这两条路可走,李唐或者高雅贤等人不会默认他走第三条道的。

因此,一旦自己有想要归隐的想法,就要主动逃离的远远的,与过往的人与事做切割,不要让自己有选择的机会,因为选择本身,就是在树敌。

02,李渊忽略了一个规律:解决外敌,即刻内斗

当年明月曾经在书中说过,华夏文明有个很光荣的传统之一就是——解决外敌,即刻内斗。

几乎每个王朝的迭代,都出现过这种现象。

这是一种人性的规律,有时候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比如李渊,他或许也会不由自主的认为,自己的几个儿子不会出现自相残杀的行为。

但是呢?

当他在组织里面构建一个“皇帝、皇太子、天策上将”这种结构,太子与天策上将的位次太近了,并且两人背后的实权也旗鼓相当。

那么这种矛盾就必然会越积累越深厚,直到爆发。

这又是属于传承方面的大问题

对于初创组织第一代接班而言,到底是立长,还是立贤呢?

这个问题本应该由李渊独立思考并拍板确定的。

如果是立长,就要做李世民以及他们团队的思想工作,补足其它方面的利益以卸掉他们的实权,将他们留给李建成未来提拔。

如果是立贤,就要做李建成极其团队的思想工作,或者故意给李建成找个罪,把太子职位转给李世民 。

但要做到这一步是很难的,

一是要李渊想的很深,很透,并且不受干扰,自己敲定。

二是执行时要果断,不可犹豫。

可是,以李渊过往的性格看得出,他不是一个果断的人,会犹豫不决,这一犹豫,矛盾就不可避免了。

这个问题我们可以代入自己

如果我们是李渊这种状态,我们会怎么做?

家里子女多的,必然会有传承问题,虽然财富比不上李唐公司,但总的还是有一点的,

那么,你怎么传承才能让他们不会发生矛盾呢?

我们不一定比李渊更聪明,但李渊的案例值得我们想一想,毕竟,只有他才有可能让未来的玄武门事件不在发生。不会出现兄弟残杀的悲剧。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资治通鉴》827:李渊忽略了一个规律——解决外敌,即刻内斗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frcl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