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对自己很不满意的朋友特别喜欢与别人做比较,在我看来他的焦虑感已经达到了最顶端。
十七八岁的年纪有着各种各样莫名其妙的焦虑,昨天的容貌焦虑,今天的财富焦虑,明天的前途焦虑......
我问他,为什么你每天都会有各种各样的焦虑?
他只回答了两个字:自卑。
我又追问到:为什么会自卑?
他说,感觉自己什么都做不好,看着比自己优秀的同龄人就会产生强烈的落差感。
“那你尝试去改变了吗?”
“没有!我怕我做不到。”
可见,在充满变数的未知和得过且过的现状中,他主动或者被动地选择了后者。
大多数人都是这样,面对变化产生的“不安”与不变带来的“不满”,一定会选择后者。
但我们不是可以更换的机械,我们需要的不是更换而是更新。
随意地与别人比较是一件愚蠢的事情。
《被讨厌的勇气》里曾经提到过两个概念叫做:自卑感与自卑情结。
我认为这两个的区别很符合当下年轻人对自卑的误解。
自卑感人人都有,并且有自卑感并不是一件坏事儿,它也可以促成努力和进步的契机。
比如,你觉得自己在写作上没有优势,对自己的语言表达方面很自卑,所以下定决心要提高自己的写作和语言表达能力。
这就是自卑感促成的好事,因为自卑带来了弥补不足的动力。
而自卑情结是指把自卑感当作某种借口使用的状态。
比如,我语言表达能力不太好所以无法完成演讲或者我太矮了所以找不到对象之类的想法。
书中说:日常生活中大肆宣扬“因为有A所以才做不到B”这样的理论,已经超出了自卑感的范畴,它是一种自卑情结。
“健全的自卑感不是来自与别人的比较,而是来自与理想的自己比较。”
所以只有当你与自己和解,努力向理想中的自己靠拢,而不是盲目地与别人作比较。
正确清醒地认识自己,在属于自己的时区里不断前进,就不会感到有压力或者莫名其妙地产生自卑情结了。
每个人都很渺小,可每个人都拥有自己的宇宙,在自己的世界里,你永远都是独一无二的主角。
我们不能只做观光者,我们要跟随光,靠近光,成为光,并且散发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