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著名哲学家维特根斯坦说过:“一旦新的思维方式建立起来,许多旧问题就会自动消失。”传统制造业唯有适应时代发展,及时革新思维,把握住社会经济发展内在规律,赶上转型升级的节奏,在新的经济变革大潮中才能实现涅槃重生。笔者认为,传统制造业要实现转型升级要树立三种思维。
一是靠改革迎接转型挑战的思维。曾经靠人口红利、成本优势、渠道优势等,我国生产电饭煲、电吹风、菜刀等的传统制造业得到了快速发展,中国制造遍及国内外市场。但是,随着这些优势的逐渐丧失,制造业面临着严峻生存难题。国际同行的知名品牌产品不断升级改造,再加上智能制造、3D打印等新技术、新业态的出现,让传统行业的企业家不知道如何介入,也不知道如何应对。有专家判断,若再不改变,照此发展下去,一代制造业者实已踏在生死攸关的深渊边缘,正面临着“不变等死,变则找死”的发展困境。与其坐等被市场淘汰,不如主动迎接挑战。没有现成的模式和道路可以借鉴,只有主动地参与到转型升级大潮中,边摸索,边改进,主动拥抱新业态新模式,才有绝地逢生的可能。
二是靠创新参与市场竞争的思维。曾经,我们靠市场换技术的方式,引入国外先进技术,靠国人的辛苦劳动,一代制造业创造了中国制造的神话。但是,我们只是挣到了辛苦钱。别国靠知识产权赚走了我们大量的财富。随着中国竞争力增强,国外对我国先进技术输出更加谨慎。核心的技术根本不会卖给我们。美国为了打压华为、中兴等企业,很多技术和产品禁止出口到中国。制造业面临的困境更甚。只有立足自我,抓住自主创新的牛鼻子,掌握核心科技,才不会受制于人,才能在市场竞争中屹立不倒。
三是靠精品赢得忠实粉丝的思维。国人出境旅游异化为购物之旅,热衷于抢购电饭煲、马桶盖、化妆品等名牌产品。而外国人入境游仅仅是观美景、品美食,很少购物。造成大量消费购买力外流。原因在于,我们的产品同质化严重,缺乏特色,精品少。我们要学习德国的工匠精神。在德国,组装手表的老匠人追求的不是手表花样的翻新,而是走时更精确、零件更精细、质量更精良。我们也有一些精品,但是品牌保护不足,市场上鱼龙混杂,而且产品本身创新进步不足,很难形成忠实的粉丝群体。制造业发展,就要有精雕细琢、精益求精、追求极致的工匠精神。这样打造出来的产品才能赢得粉丝信赖。
只要还有需求,制造业就不会是夕阳产业,也不可能日薄西山。我们的生活仍然离不开电饭煲、菜刀、保温杯等传统制造业产品。只是消费者对产品需求提出了更高的需求。比如电饭煲能否不粘锅?菜刀能否毫不费力?解决用户的痛点,才有可能在同类产品中脱颖而出。所以,制造业并不会过时。唯有及时转变思维,加快改革创新,致力打造精品,传统制造业才能焕发新的生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