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经济下,所有事物的发展,似乎都是利益驱动,国内更是无所不用其极。
近来大火的宫剧,其商业价值空前的高。市场价值决定了其市场份额,每年都有几部重装宫剧上映。除去商业价值外,这些剧作在社会价值观、社会真实性和文学导向上似乎都是负面的。
首先宫剧多是粗制滥造,大家是有目共睹。就算是精心细作,其内容也多是以后宫内斗为主旋律,倡导的是内斗、内耗这种不和谐的价值理论,人性的恶被无限放大。这种价值观在当今社会已经传播开来,尤其在职场上,同事间的勾心斗角,让环境变得复杂,人心负累。生活压力本来就很大,大家需要的是减负。“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大家似乎只在意后者,而不遵守前者。内斗、内耗都是一些小聪明的角力,真正的聪明智慧是不屑的。
其次是真实性。宫剧是发生在男权的封建社会中,女性的地位无论在朝在野都没有影视剧中的那么高。后宫废立更不是你挖一个坑,我黑你一手,亦或是皇帝个人喜好就成局的。一个优秀的皇帝首先是一个政治家,对后宫的管理也凸显在政治方面,谁立谁废都是牵扯到妃子们的家族背景。但凭一个女人就能操控废立,少之又少,背后多是有庞大的家族背景支撑。红楼梦里贾家败落和元春失宠就是典型的真实案例。宫剧太过强调个人,而让一些不了解史实的人,以为事实就是这样的。
再次是文学导向问题。后宫剧之所以很火,主要是因为它符合现今社会的另一主流,就是快餐文化。剧情简单,不需要思考和推敲。故事路线单一,剧情重复。由于市场需求,供不应求,导致只追求数量不注重质量。导致作品的文学效用很低。表面是文学作品,实际是娱乐消费品。一些写作者投入大多时间写了数百万文字,到头来总是被时代淘汰。
总的来说,这种后宫剧真的不适合广泛传播,其真实价值有待商榷,其负面影响值得重视。比起后宫的残酷环境,皇位之争胜之百倍。后宫妃子入宫前彼此之间并无感情,比起亲兄弟争位的残酷,以及后宫导致的灭门对于一朝天子一朝臣,都是小巫见大巫。如果直面现实,这些故事更值得深究。社会也需要宣传人性的善和美,这才是值得学习和完善的。
市场全球化的今天,我们应该集中精力,让作品跟上时代的脚步。让文化影响全球,而不是仅仅娱乐大众,哗众取宠。华夏民族之所以还没有得到世界的认同,正是我们近现代落后,对世界的影响太小,尤其是在文化宣传方面。从历史的角度看,暴力性的征服,并不能改变什么,而文化征服才是真正的征服。
有着五千年的文明历史,但我们并没有拿出我们的优势。是我们写不出,显然不是。这种空前的景象,随着时间推移自有定论。如果你想留下足迹,文字是有力量的。
让民族立于世界之林,请放眼未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