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宝出生那会儿,闺蜜的孩子已经上幼儿园了。当时只知道早教机构,但完全不知道早教机构是干什么的,闺蜜推荐我说可以让孩子上早教机构,她孩子也已经上了几年早教,她还是感受到了不错的收效,我这才开始了解早教是什么。
我所Get到的早教是什么?
网络上有很多专业、系统的解释,不同文章的侧重点也不一样,对我自己而言最关键的点是这几个:
早教不是学知识,不是坐在课堂里跟着老师认物、读写,而是创造丰富的体验;
早教不是孩子学,而是通过父母的参与,让家长学会如何进行高质量的陪伴;(当初报早教的时候,我的目的反而真的是自己的学习成长,毕竟课堂是短暂的)
早教侧重的是能力开发,通过多元化的体验,使孩子在运动、行为习惯、语言、社交上有系统的持续的养成。
为什么最终决定去上早教?
做决定的过程是递进式的,自己其实也在不断的构思育儿过程的其他替代方案,因为对的、好的并不一定是非选不可的。
早教和大脑发育
早教,也就是早期教育,指的是0~3岁的教育,3岁以后叫学前教育。(其实在教育学领域,学前教育就等同于早期教育,商业化运作让0~3岁成为了一个新的阶段划分)。
早教之所以重要,那是因为它的底层脑科学基础,0~3岁是大脑发展的黄金时期。
正常人一出生,大脑就有大约1000亿个脑细胞或称神经元,原本他们是彼此孤立的。
当受到外界信息刺激时,每根神经元就会发育出许多树枝状的“树突”来,树突之间通过“突触”互相连结,突触越多,形成的神经网络越发达,越是经常被刺激的部分,突触就会更强大,大脑功能越强。
以前我们总爱在人脑子转不过弯的时候说“脑子短路”,多形象啊,突触连接不到一起的时候,可不就是短路嘛。
正因大脑的科学发展规律,家长都不想错过孩子的快速发展时期,希望能够在这个阶段让大脑的神经元得到充分的刺激和生长、强化,而早教能够提供这样多元化的体验,对孩子形成更丰富的刺激。
这些刺激并不是通过老师教授知识来实现,而是通过孩子观察、参与,调用各种视、听、触的感官来完成的。
“游戏”是早教的主要形式,孩子就是各种玩。有研究表明,虽然早期的记忆是模糊的甚至长大了完全不记得,但是对人们认识事物、感知世界的影响确实存在的。
即便如此,但早教的费用一点都不便宜,而且一买就是一两年的课程包。那自己平时在生活中多侧重给孩子多方面的刺激和体验就好了,不一定需要去机构上早教啊?!
最终,有三个原因,最终让我决心报名早教机构。
家庭给不了孩子一个社交环境
现在很多妈妈是全职妈妈,平时一个人带孩子,有些家庭是老人帮忙带,这些情况下虽然孩子可以被照顾的很好。
妈妈们也会投入所有的时间精力来陪伴孩子,教孩子不同的东西,但是再全能的妈妈,也提供不了孩子一个社交环境。
这就是家庭环境和外部环境的区别,而孩子在开放的,不同于家庭的社交环境中所能得到的体验,是房间里给不到的。
正如他们的宣传“就算是玩,也要高质量的玩”,这说法对我还是受用的。
对抗惰性,持续成长
我很明确的知道,在教育投入上自己的精力是非常有限的。随着时间的推移,惰性会让自己懒散下来,必然是有一搭没一搭的,反正孩子总会成长,会进步,至于是否如自己早期规划的那么饱满,久而久之肯定也不会去追究了。
当时选择的早教机构每个月都有免费的家长公开课(线上线下都有),不定期的还会组织大型的育儿讲座,自然而然的对家长起到鞭策和育儿资源,这是我非常看重的一个部分,我确实需要这样的一种拉力。
让爸爸积极加入
早教机构鼓励爸妈一起带孩子上早教(课堂能进两个人的情况,有且只有是孩子的父母,如果是外婆或者奶奶带,不好意思,妈妈or外婆只能进一个),保持每周至少一次的高质量亲子陪伴,一些涉及运动的课程是非常需要爸爸的体力的。
而且我发现在早教机构,确实有不少爸爸带着孩子上课,虽然显得很笨拙,搞不定孩子,但就是这样的体验让爸爸进一步的看到了孩子的变化,知道如何做,感知到每个孩子的独特,体验到孩子的成长。
这就是我咬咬牙,让孩子上早教的初衷。
我们是3个月开始上,早期去的很少,根本做不到一周一次,6个月后渐渐保持了下来。孩子刚上早教的时候,心里也会有疑问,真的有效吗?
后来孩子的一个表现让我确信教育的潜移默化,上课的时候有一个环节是“pee--ka--pu”就是蒙脸后又张开逗乐,每次课程结束后有玩偶出来跳舞,也融入了这个动作。
大概在孩子9个多月的时候,有一次我们在家里随意的喊“pee--ka--pu”,没想到她居然跟着指令扶着茶几做蹲起的动作,喊“pee--ka”她就蹲下,喊出“pu”了她才站起来露脸。那一刻,简直太惊喜了,万万没想到她其实早就get到这些,只是到了一定阶段才会变现出来而已。
还记得上早教的初衷吗?
今天的这篇文章,算是自己最近的一个发现和反思。
最近课程上到“on”和“off”,突然感觉这个好抽象,于是有意识的在出去玩的路上给孩子重复课堂上的内容。几次之后,果然,孩子给了我很及时的反馈。
这才让我回忆起9个多月前的那一幕。心想,如果我能一如既往的投入,肯定她还能获得更多。
每次课程结束,老师都会发今天的学习内容和家庭游戏作业,惭愧呀,除了最初的几个月会认真的了解课程的内容,到家后和孩子有模有样的重温外,现在基本就把作业丢在一旁。
果不其然,中了自己之前的预判,久而久之人就会懒惰的,因为不管你付出30的精力还是60的精力总会看到孩子在成长,于是,你就会满足于此不再像最初那么“用功”。
所有的成长,都绕不开一个关键,就是“持续”。
只要读书总会学到东西的,可只有持续的用力,才能一直优异。希望之后,我能做的更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