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说“宋体字”是秦桧发明的。
秦桧虽虽然是中国历史上臭名昭著的奸臣,但并非只行坏事,他发明的“宋体字”沿用至今。
只知道颜体、柳体、赵体、欧体,楷体、黑体、宋体、仿宋体等字体,但这些字体是怎么来的,实在是不清楚,更不知道“宋体字”出自秦桧。
秦桧是状元出身,博学多才,书法颇有造诣。为官早年名声尚好,深为宋徽宗喜爱,被破格任用为御史台左司谏,负责处理御史台衙门的往来公文。
在处理公文中,秦桧发现这些来自全国各地的公文字体不一,很不规范,乃利用公务之暇,潜心研究字体,尤其对徽宗赵信的字甚有研究,后在仿照赵佶“瘦金体”字体的基础上创造出了一种独特字体,工整划一,简便易学。
他用自己创造的新体字誊写奏折引起了徽宗的注意,下令秦桧将其书写范本发往全国各地,要求统一按范本字体书写公文,这一措施很快得到了推广。这种字体逐渐演变为印刷用的“宋体”。
时至今日,宋体仍然是应用最广的字体,它为汉字的普及、传播功不可没。
那么,秦桧发明的字体为何不叫“秦体”而叫“宋体”呢?
按习惯,秦桧创立的字体应该叫秦体。由于秦桧臭名昭著,虽然都用他创立的字体,可是却把字体命名为宋体。
宋体字虽然源于宋代,但直到明代才确立。
宋体字便于书写和刻写,字体美观端庄,适应了印刷出版业的行业操作要求,成为宋代文化造极的见证者。
2.“炸油条”又和秦桧有什么关系呢?
传说油条的起源与秦桧有关。
相传,在1142年,抗金名将岳飞被秦桧和其妻王氏杀害于风波亭。
消息传出后,京城临安(今杭 州)舆论沸腾,军民义愤填膺,无不对秦桧、王氏恨之入骨,恨不得寝其皮、食其肉。
当时在风波亭附近有一家卖油炸食品的小摊,摊主听说了这件事更是恨得牙痒痒。
为了泄愤,他拿起面团捏成一男一女两个小人的形状,并让它们背靠背粘在一起丟进油锅里,百般烹炸,令其满锅打滚,翻来 覆去,不断煎熬,直至“皮焦骨酥”,并取名叫“油炸桧”。
待炸好之后,摊主高喊:“吃‘油炸桧’了! ”来买食物的百姓心里清楚,大家围上前去,一齐动手干起来,边做边喊边吃。其他食铺见状,也争相仿效,几乎整个临安城都做起了“油炸桧”,并很快传遍全国。
消息很快就传到了秦桧那里,他立即派人逮捕这些人,人们为求自保,只好将“油炸桧”改叫为“炸油条”,反正谁心里都明白炸的是秦桧他们家两口子。
由此,油条就盛行于世了。有意思的是,直到现在仍有一些地方将油条叫作“油炸桧”或“油炸鬼”。
上述理论,只是本人听到、看到的消息,并无实证科考,只是沦为谈资而已。
希望各位看官看看就好,不要太过当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