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化书成课”这件事情,很多人存在下面这样的一些担忧:
“化书成课”的课程,如果知识内容都来源于书,那么授课老师的经验和思想怎么体现?
如果有人用“化书成课”这个工具,去讲一些自己不擅长、但书中存在的内容,那不是作假吗?
按照“化书成课”的说法,“化”出来的课程和原书不一样,那怎么知道这个课程对学员是有用的呢?
其实这些问题,在【化书成课】的世界里面,都不是问题。
因为《化书成课》的课程是基于建构主义而开发出来的课程,同时也致力于培养所有“化书成课”的老师具备建构主义教学的思维模式。
为什么“化书成课”的过程,可以自然而然的、把你的经验、知识、观点,和书中理论融为一炉,为己所用?
我们可以从知识观、学习观、教育观这三个维度来谈。
知识观包括三个方面。
第一,书中知识不是对现实的纯粹客观的反应。
知识并不是一个问题的最终答案,而是为了准确表达某项事物的一种方式,或是对某个问题的一种解释。
由此可见,知识并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社会和科学的进步,知识也在不断的更新。
正因为如此,我们在“化书成课”的时候,从书中截取出来的知识内容,是需要根据现实状况、根据环境、根据对象进行适当更新的。
第二,书中知识不能准确无误的概括世界的法则。
知识不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在不同的情境中,解决具体问题的时候,简单的套用知识显然是行不通的,必须针对具体问题的情境,对知识进行再加工和再创造。
所以,我们在“化书成课”的时候,也需要根据手中这门课程想要解决的问题,对书中的内容进行迭代更新、优化重构,加工后的知识才能解决特定场景中的问题。
这也是为什么,《化书成课》会教给学员一些加工知识、改造知识、重构知识的方法。
第三,知识不可能以实体的形式存在于具体个体之外。
知识通过语言符号的表达, 获得了较为普遍的认同,但这并不意味着所有的学习者对一本书中的知识有着相同的理解。
毕竟每个人的思维方式不同,看待问题的角度也不尽相同。学习者基于自身的经验背景而建构起来的对知识的理解,自然是千家之言。
简而言之,知识是客观真理和学习者的理解的结合体。
这就是为什么,即使化同一本书,不同的老师“化”出来的课程内容也完全不一样。
说完了知识观,我们再来说说学习观。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新旧知识同化和顺应的过程,即学习者以自己原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对外部信息进行选择、加工和处理,主动的建构知识的意义。
在这个过程中,学习者原有的知识经验因为新知识经验的进入,而发生了调整和改变。
所以,“化书成课”分享给别人的过程,其实是一种高强度的自我升级过程。
因为这个过程中,你需要识别书中的知识漏洞、你需要多角度优化书中的流程方法、你需要从不同书中横向、纵向的拓展你的知识面——通过教别人,你完成了一个高强度、卓有成效的学习过程。
运用“化书成课”技术开发的课程,既有书中理论体系的支撑,又有针对同类书籍对比归纳之后的规律提炼,还有作者思维与课程开发者思维融合之后形成的全新的知识体系——可谓是真正属于个人的、独一无二的一门课。
“化书成课”的课程,融合了你的个人经验、个人思想、书中精华,还有你和书籍作者碰撞而出的灵感乍现。
最终的呈现,其实是书中知识与你的经验结合而成的“智识”。
所以,化书成课的过程,并不是一个知识体系的简单传递,而是两套思维系统的相互碰撞,是两套知识框架的共同升级。
最后再来说说教育观。
无论是青少年时期的学习者,还是成人学习者,他们都不是一张白纸,他们都有着自己的经历和思想,所以在接受新知识的时候,他们会用以往的旧经验去理解、去解释。
学习是一种认知探索的过程。学习者在这个过程中依靠自己现在和过去的知识,建构新的思想和概念。
因此,为了让学员能够更高效的接受新的知识,培训师需要因材施教,根据不同学员的不同背景、不同能力水平,来进行知识的讲解和课堂的设置。
教学不是知识的传递,而是知识的处理和转换。
培训师并不能够直接为学员建立起一座知识的大厦,而是在学员建立自己的大厦的时候,从旁边给予支持和辅导,引导学员为自己建立起一座知识大厦。
我们化书的时候也是一样,书籍的作者也不是直接为我们建立一座知识的大厦,我们要把书的作者当成教练。
在“化书成课”的过程中,你会和这本书的作者,来一场深入骨髓的“对话”,在这场对话中,你们的观点会相互影响,你们的构思会相互叠加,最后转化而成的课程,会高于你们双方原有的结论,出乎意料而又自成体系。
作为培训师,授课的时候,需要根据学员的特点和教学的场景,对所授内容进行针对性的调整,这样一来,学员就能在培训师的指导下、在与其他同学的思维碰撞下、在自己对新信息的内化和建构中,完善自己原有的知识体系。
“化书成课”的课程就可以做到像这样因材施教。因为它是一个多功能的产品。从产品的角度来说,一个订书机就是一个订书机,只有装订的功能。但“化书成课”的课程是多功能的,配合不同的对象、场景、需求,会呈现出不同的功能。
“化书成课”的过程,并不是简单地把课程中的知识点从别人的书里拿过来,而是通过自己跟各种书不断的接触、博弈、冲突、升维,逐渐演化出匹配目标学员的课程内容。
所以,虽然老师讲授的是他们自己“化书成课”的课程,但并不是以老师为中心的单方面的灌输,而是以学员为中心,提倡通过学员的主观能动性去学习。
老师则通过把书中的知识点转化为学习活动,帮助学员在情境体验中获得新知、理解新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