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行车是高档商品,当时叫做“洋车”,数来数去,我们村不会超过5辆。车主人要么是工人,要么是机关干部,反正都是吃公家饭的。脸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绝不可能买得起洋车。
骑车人是极少数,不骑车的人由于羡慕嫉妒恨,编出了不少调侃骑车人的顺口溜,小孩儿觉着顺口溜好玩,学这些比学课文来得容易,说来神奇,一听就会。于是,在上学或放学路上,小伙伴们走在一起会“狗”多狂群,对各种骑车人取笑起哄。
有小青年骑得飞快,还又不停地打车铃,这时伙伴们会齐声高喊:
洋车跑得快,扎完大皮扎内袋。
洋车跑得欢,撞完车把撞车圈。
当遇到男青年带着女青年,会喊:
骑洋车三样欢,顺风下坡带“识字班”。(“识字班”女青年的代名词。)这个顺口溜不喊一遍,会喊好多遍,直到人家走远了听不见为止,喊第一遍就把女青年喊得低头蒙脸怪不好意思的,小伙伴们都是意足而欢笑着。
当遇到骑车人带着老头,会喊:
骑洋车三样愁,顶风上坡带老头。
这个只喊一遍罢了,毕竟带的是老年人,不能太放肆。
当遇到中年男人带着中年妇女,不管人家是不是两口子,都会喊出:
骑洋车三样苦,顶风上坡带老婆。
如果巧了,路遇一前一后两辆车分别带着“识字班”和“老婆”,那可是逮着啦,重复喊着“三样欢”和“三样苦”,喊得那个起劲,那个尽兴就别提了,猜想着,一个美滋滋,另一个肯定气鼓鼓。
遇到坏天气,雪地或是泥泞,车不能骑,往往是人扛着车,艰难行走。这时不管人家心情如何,也会幸灾乐祸地喊出:
骑车三样累,泥多石头车骑人。车骑人,车骑人,累死人,累死人。
这些顺口溜,除了“三样欢”,其余那些都是典型的“酸葡萄”心理的极致反映。穷苦的年代没啥乐子,这算一乐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