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我只去过一次郑州,还差点把自己弄丢了。
我大学是在山西太原上的。当时我家乡徐州到太原只有一班直达的火车——上海至太原474。这是空调列车,费用高而且车票紧张。我几个舅舅都在铁路上工作,所以买到车票不成问题。学校里有一群徐州校友,他们都是乘坐普通绿皮车经由郑州转车到太原。大四那年春季返校,我决定和校友们一起走,顺便体验一下火车周转。约好了日期车次,我期待着郑州换乘,大家各自购票,我和一个小老乡在同一个车厢,其他还有7个人在别的车厢。
春季返校正值春运期间,火车站人山人海,候车室里人头攒动。我是挤在前面的,检完票拖着行李直奔站台。九十年代的行李箱不是带轮子的,我每次往返都是扛一个超大包,背上双肩包,手里再提上一些吃食。这样的负重使我到达月台时已经不是领先了。找到我的车厢,看到拥挤的人潮,我本能的退后,想着即使排在最后也总能上得去,忘记了这绿皮车会出售很多的站票。看着人家使劲往车门处挤,看着人家往车窗里爬,我觉得我是没那个能耐的。我和一个小老乡直到列车们都关上了还没上去,列车员在出门那儿大喊着“上不来了!上不来了!”。
我急出一身汗啊。左右张望,好像还有一个车门没关,赶紧跑过去,才知道那是餐车,列车员看我们是学生,没有太为难我们,终于让我们挤了上去。本想着上车后在去我的车厢坐我买的座位,但是现实告诉我那是不可能的。餐车已经挤满了人,连错身而过都不可能,想要穿过三节车厢找我的座位的难度,如同蜀道之难。和小老乡商量一下,到郑州也就是四个小时,不给自己找麻烦了,忍忍吧。
漫长的四个小时,我只能挤在餐车车头颠簸最甚的狭窄空间,坐在自己的大包上,怀念着不卖站票的474。终于熬到郑州火车站,被人潮裹挟着出了火车站,竟然和小老乡走散了。出站口还在整修,用水马分割出不同方向的道路。我没来过郑州,换乘应该去候车室等着吧。但是我不知道候车室该走哪个方向,还抱着一丝希望能在出站口遇到校友们,毕竟同坐这一班火车的校友共有九个人。我坚定地在出站口等着,不停地张望,搜寻熟悉的面孔。半个小时过去了,出站口只有零星几个人了,我还没有看到一个校友。不得不承认,我把自己弄丢了,在这个陌生的城市。
我眼前有三条被水马隔出来的路,三个不同的方向,何去何从。我相信校友们集合后发现我不在,肯定会到处找我(那会儿没有手机),所以我无论走哪条路都有可能和来找我的人错过,那么最保险的办法就是我呆在原地,等他们来找我。这样一想,我就镇定下来,以不变应万变。
我淡定地在出站口等着,对校友们充满信心,估摸着他们会从哪个方向出现。然而当我看到来人的时候,不禁眼角湿润了。来找我的人,不是一个而是三个,不是从同一个方向,而是三个方向同时出现。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我心雀跃,我泪迷离,我感谢漫天的神佛让我有幸结识这群有情有义救我于危难的徐州校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