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 一个大一新生写在大学开学前
允许我在开头引用演说家里这样一个小片段。
在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就读的一个女孩这么讲:
“在攻读国际政治专业的硕士之旅中,我学的是叙利亚内战,巴以冲突,伊朗核交易。我觉得这些东西离我的生活太遥远,没有什么用。可没有想到,在我毕业的时候,正是这些看起来没有什么用的经历,塑造了我看待世界的方式和面对生活的态度。”
没错,重点就在这里,看待世界的方式和面对生活的态度。
从很小的时候起,我所在的环境,所接受的教育就不断告诉我,一定要努力读书,这样以后才不用像所有勤勤恳恳的农民一样那么辛苦,才可以过上好的生活。在三观还没有建立起来的日子里,我对这样的信条深信不疑。
可就是这样的我,长大后渐渐发现,这个世界早已不是‘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的年代了。读书并不一定意味着可以有好的工作,高的收入以及舒适的生活。我开始迷茫,因为做好数学课本里的椭圆曲线,算清楚物理习题中小球哪一秒会落下来,在现实生活中是无法得到合理应用的。我们每天埋头题海,就只是为了考大学么?可考上大学也并不意味着可以挣大钱呀!既然这样,我好像也没必要那么努力读书了哦。
英语老师告诉我们,大学毕业你们就会知道,你在一所好的大学里学到最珍贵的东西不是什么专业知识,而是你思考的方式和态度。这样无形的知识才真正影响你的一生,甚至潜移默化你的后代。
我终于有那么一点觉悟了,我们最开始受到的教育常把读书的功利化放大。想起高中时一位大学教授来我们学校讲座,讲东西文化差异,有一句话我印象深刻:西方人学习最初是为了修身养性,而我们学习最初被教导的是出人头地。我不敢肆意用自己浅薄的见识去说哪个更好 ,因为在文化如此多元化的当代,这是社会发展社会制度所决定的必然。可值得庆幸的是,当我缩小自己读书的功利化时,我还有机会埋头于书海,还有心境来细细品读一本经典。
从心底感恩父母对我小时候的要求,比如坚持写日记,让我无论何时何地,都有提笔成章的能力,哪怕我的观点很普通,语言有瑕疵。比如小学时妈妈总要求我把明明已经记下的生字生词再抄好多遍,使今天的我不太努力就可以不为语文成绩头疼。因为那些,才有了现在的我。
回归主题,为什么要读大学呢?我想,于我而言,是为了未来的无限可能和视野。
那是一个开放又神圣的学府,因为不论你来自哪里,不论贫富贵贱,走进这个学府,你就拥有无限可能。几年后,你可能留在这个学府成为备受尊敬的大学教授,可能坐办公室和大多数人一样过着朝九晚五的日子,也可能穷到吃不起泡面还在艰苦地创业,也可能拿着简历踏破铁鞋也找不到一份像样的工作……
但我一直如自己喜欢的作家杨熹文一样相信:我们的坚持是为了,就算最终跌入烦锁,洗尽铅华,同样的工作,却有不一样的心境;同样的家庭,却有不一样的情调;同样的后代,却有不一样的素养。
或许妈妈在这里的话会说,你之所以可以清高的地讲你读书不是为了功利,是因为你的肩上没有生活的重担,没有柴米油盐的现实。可我却觉得有的包袱放下才能飞的更高,是谁说过,不摔倒的秘诀是不怕摔倒!就像高考一样,我不相信它可以决定我的未来,不认为那是十几年读书的唯一一次开花结果,居然收获了意想不到的结果。
回到最开始提到的演讲,女孩讲国家赋予国民的安全感,提到一百多年前梁启超先生斗志昂扬地说,今日之责任不在于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强则国强。一百多年后的今天,她在演讲的舞台上坚定地说:道理反过来同样合适,中国强则中国少年强。这样新颖的观点让人耳目一新,观众也在她的唇枪舌剑下诚服。我想,女孩的国际政治老师绝对没有在课堂上讲这些,但一定培养了她这样思考的能力。舞台上的她浑身散发着彻底的文化自信,而这些东西,如果没有学过‘无用’的叙利亚内战,伊朗核交易,我相信女孩是断断不会有的。
大学是一扇窗,透过它我们可以看到不一样的风景,也可以收获不一样的自己。这,就是我眼中的‘为什么要读大学’。
网友评论